阅读理解 慎行论
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溪,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
荆平王有臣日费无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无忌劝王夺之。王已夺之,而疏太子。无忌说王日:“晋之霸也,近于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求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说,使太子居于城父。居一年,乃恶之日:“建与连尹将以方城外反。”王曰:“已为我子矣,又尚奚求?”对日:“以妻事怨,且自以为犹宋也。齐晋又辅之。将以害荆,其事已集矣。”王信之,使执连尹,太子建出奔。
左尹郄宛,国人说之。无忌又欲杀之,谓令尹子常曰:“郄宛欲饮令尹酒。”又谓郄宛曰:“令尹欲饮酒于子之家。”郄宛曰:“我贱人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必来辱,我且何以给待之?”无忌日:“令尹好甲兵,子出而置之门,令尹至,必观之,已,因以为酬。”及飨日,惟门左右而置甲兵焉。无忌因谓令尹曰:“吾几祸令尹。郄宛将杀令尹,甲在门矣。”令尹使人视之,信。遂攻郄宛,杀之。国人大怨,动胙者莫不非令尹。沈尹戍谓令尹曰:“夫无忌,荆之谗人也。亡夫太子建,杀连尹奢,屏王之耳目。今令尹又用之杀众不辜,以兴大谤,患几及令尹。”令尹子常曰:“是吾罪也,敢不良图?”乃杀费无忌,尽灭其族,以说其国。动而不论其义,知害人而不知人害己也,以灭其族,费无忌之谓乎!
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后世以为法程。
(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有删节)
【注】①宋:当时楚国北方的一个小国。②动胙(zuò)者:周天子派来送祭肉的使者。胙,祭祀用的肉。
单选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屏:遮蔽。
单选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B项,而:两句均为连词,表转折,但。A项,乃:上句,副词,表意外,反而;下句,副词,表相承,才。C项,以:上句,介词,较为虚化,不译;下句,介词,表凭借,借(此)。D项,则:上句,连词,表转折,却;下句,连词,表承接,就。
单选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费无忌并没有杀害太子建。
填空题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且何以给待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而不论其义,知害人而不知人害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