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明确地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1)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①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由自觉地劳动是人类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正是在劳动中人的存在才得以体现,人的本质才得以反映,人才成为其人。人通过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本身,在劳动的发展中获得自身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因劳动的异化而异化,因劳动的解放而解放,因劳动的发展而发展。
由此可知,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基础上。人的劳动形式的丰富和多样其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多维展现或生命活动外化范围和程度的扩大、提高,它反映和揭示了人的本质的全面的提升,以及人对自身本质的全面的占有。
②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全面地拓展、张扬、提升人的一切能力,如人的体力、智力、自然力、道德力等,因此能力的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③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劳动从来都是社会的劳动,因而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个人的全面性,就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④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及由此形成的个人特有素质、品格、气质、性格等的总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就是指这一“总和”的发展。自由个性的充分发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
⑤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使人的需要有可能向多方向发展。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剥削制度被消灭,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的需要将呈现丰富性和多样性。
⑥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整体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没有个人的全民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整体的发展;另一方面,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中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必须是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是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共同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阶段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都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①前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依赖关系的发展
原始社会,人受到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束缚,不能得到全面发展。
②资本主义社会: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发展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做了全面的分析。一方面,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只有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生产的物质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冲破了人的依赖关系,但又陷入了物的依赖关系中,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人的畸形、片面的发展。
③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个性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最终从物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共产主义通过联合的个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将实现人的自由个性和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