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臭名昭著”的二氧化碳,甲烷、“笑气”(一氧化二氮)等源自水稻种植的废气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目前,两者的排放量分别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4.3%和7.9%,而单位重量的甲烷和“笑气”的增温效应分别是二氧化碳的21倍和298倍,这让水稻种植业面临巨大环境压力。要产量,还是要环境?对于这个问题,某课题组找到了“双赢”的办法。研究表明,若在水稻生长中期排一次水,则可减少近一半的甲烷排放。这样既保证了粮食产量,又能做到保护环境,一举两得。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题干根据“在水稻生长中期排一次水可减少近一半的甲烷排放”得出“这种方法是质量和环境的双重保障”这一结论。A项表明虽然甲烷排放减少,但“笑气”排放会增多,并不能做到保护环境,削弱了题干结论:B项指出这种方法对水稻产量有影响,并不能做到“双赢”,削弱题干结论;C项是说水稻收割后的情况,与题干论述无关:D项以实例说明该方法不会影响粮食产量,则能做到双赢,支持了题干结论。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