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必修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片段教学
1.题目:必修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片段教学
2.内容:
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等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披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3.基本要求:
(1)授课思路清晰;
(2)要有师生互动的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教学目标:
1.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涵义,区域文化的成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各民族文化的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2.学生能够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基础。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
教学难点:
积极学习借鉴各民族文化优点,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展和创造中国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三则材料。
材料- -: 在文学艺术方面,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文坛上气势磅礴的三大英雄史诗。
材料二:各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如胡琴、笛、箫、唢呐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
材料三:在民族舞蹈,建筑壁画,科学医药方面各民族文化更是灿烂多彩。
提问:分析上述材料,我们可得出什么结论
明确: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在创造成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各族人民都作出了贡献。各民族多彩文化的总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
二、新课讲授
1.教师展示文学艺术的图片(可以适当用语言描述)
提问:中华文化的独特性表现在哪里你能够举例说明吗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回答:中华文化形式多样丰富多样,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教育、宗教、典章制度、文艺术、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文化典籍、民俗风情以及衣食住行等,无不在其中。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
2.提问,中华文化的独特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那么文学艺术的特点、作用、地位如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可以得出,文学艺术的特点: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风格鲜明独特。
作用地位:反映我们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3.教师展示科学技术的图片和资料,提问:再来找一找科学技术的特点、作用、地位如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可以得出,
科学技术的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地位作用: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巩固提高
教师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再来找一找关 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学生交流可以找到四大名著、戏剧等文学艺术,找到都江堰等科学技术创造,老师可以请学生来分享,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从而形成对本堂课知识的内化。
四、小结作业
小结:根据本框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请学生代表结合教师板书及自己的笔记,对本课所学进行总结,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作业: 1.课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取身边的文学艺术或科学技术典型进行分析并形成书面结论,下节课分享;
2.感兴趣的同学对自己想去深入了解的文学艺术或科学技术,查阅资料,了解其发展历史和文化价值。
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