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心即理
【正确答案】陆九渊认为,本心就包含道德法则,具有可以普遍化的理。他说:“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这个心就是孟子所说的“仁义之心”、“所同然”、“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的“几希”、“四端”。这个心是人人所同有的,而且每个人对此理都有相同的感受,是具有普遍性、公共性的,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陆九渊进一步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千百世而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理乃是天下之公理,心乃天下之公心,圣贤所以为圣贤,不容私而已。” 从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意义来看,陆九渊所说的心实际上是一种宇宙的实体,而个体的心则是其具体的表现。所以他才会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陆九渊并不因此就认为理完全存在于心内,而不承认有外在客观的理。他说:“此理乃宇宙所固有。”“此理在宇宙间,固不因为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在这些地方,他还是承认理的客观性的。人们的活动不能违反理的客观规律,必须顺应这种规律才能趋吉避凶:“此理在宇宙间,谁能逃之?顺之则吉,逆之则凶。” 也就是说,理可以分为道德法则和普遍规律。不管从哪个角度,陆九渊都不认为天地之理来自于人心。这个理既存在于人心中,同时也存在于宇宙中。“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陆九渊的这个看法比较接近于大程的看法。大程认为“天人本无二”,人心的道德法则和宇宙的法则是具有一致性的,但这并不能说宇宙之理就是由人心产生的。陆九渊所说的“心即理”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