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66.8km,宽7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任务,该工程穿越人口密集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所需混凝土需由现场制备,并采用轨道式摊铺机施工该工程合同约定工期为85d,经计算,摊铺机总工作量为320个台班。项目部将整个标段划分为两个工作量相等的施工区段,每段安排一台摊铺机,按每天两班组织平行施工。当工程量完成到一半时,由于业主原因,工程中止了10d,为赶工期,剩余摊铺工作拟安排三班倒施工,并另外备用一台设备。
为实现全面成本管理,项目部将施工成本目标层层分解,定期对相关人员和部门进行考核。
当施工完成1200m长的路面时,针对影响路面质量的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弯拉强度、面板厚度、中线平面偏位、路面宽度、纵断高程和路面横坡6项指标,检测了已完的1200m长的路段,得到这6项指标不合格的频数,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找到了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后的施工中加强了对这些因素的控制。
影响路面质量的各因素统计计算表 | ||||
序号 | 影响路面质量的因素 | 频数 | 频率(%) | 累计频率(%) |
1 | 面板的弯拉强度 | 38 | A1 | B1 |
2 | 面板的厚度 | 25 | A2 | B2 |
3 | 中线平面偏位 | 22 | A3 | B3 |
4 | 路面宽度 | 18 | A4 | B4 |
5 | 纵断高程 | 6 | A5 | B5 |
6 | 路面横坡 | 3 | A6 | B6 |
按背景所述情况,在采用三班倒后,施工单位能否按时完成路面摊铺任务?说明理由(列出分析计算过程)。
根据公式:
当工程量完成到一半时,已完摊铺台班:320/2=160个台班,则剩余台班量为:320-160=160个台班。
由于分成两个工作量相等的区段进行平行施工,且每天安排两班施工,所以实际已用时间为:
当剩余一半工作采用三班倒施工时,还需的工作时间是:
当采用三班倒施工时,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施工单位需进行外部协调工作的原因,并提出外部协调工作的内容。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施工单位需进行外部协调工作的原因:(1)工程位于居民密集区;(2)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属于强噪声作业。
外部协调工作的内容:(1)昼夜施工时,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做好周围居民工作;(2)同时报工程所在地的环保部门备案。
项目部成本管理的做法体现了成本管理的哪条原则?该原则的核心是什么?
项目部成本管理的做法体现了成本责任制原则。该原则的核心是划清责任,并要与奖惩制度挂钩,使各部门、各班组和个人都来关心施工项目成本。
背景中对路面质量分析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并计算表格中A1~A6和B1~B6的值。
因素分析法(或排列图法),见下表。
影响路面质量的各因素统计计算表 | ||||
序号 | 影响路面质量的因素 | 频数 | 频率(%) | 累计频率(%) |
1 | 面板的弯拉强度 | 38 | 33.9 | 33.9 |
2 | 面板的厚度 | 25 | 22.3 | 56.3 |
3 | 中线平面偏位 | 22 | 19.6 | 75.8 |
4 | 路面宽度 | 18 | 16.1 | 91.9 |
5 | 纵断高程 | 6 | 5.4 | 97.3 |
6 | 路面横破 | 3 | 2.7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