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1)、(2)、(3)、(4)的处理均不正确。
事项(1):
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收入 5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50
②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贷:其他综合收益 37.5
递延所得税负债 12.5
③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12.5
④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7.5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3.7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75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贷:其他综合收益 50
借:其他综合收益 1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2.5
合并后就是: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贷:其他综合收益 37.5
递延所得税负债 12.5
事项(2):
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2000
贷:资本公积 2000
②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500
③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0
借:盈余公积 1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
事项(3):
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收入 70
贷:其他应收款 2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50
②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0×25%)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5
③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
借:盈余公积 1.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
事项(4):
有合同部分存货未发生减值,无合同部分存货发生减值,无合同部分应计提减值金额=(12+18)×80-(28.7-3.7)×80=400(万元),故应当补提跌价准备40万元,相应的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40
贷:存货跌价准备 4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1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
借:盈余公积 3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
按照错误的会计处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是1260万元,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是(1500-1260)×25%=60(万元),而实际应确认的入账价值是121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是(1500-1210)×25%=72.5(万元),所以要调增递延所得税负债12.5万元:
该项股份支付应当作为三项等待期不同的股份支付来处理,故2013年针对该股份支付应确认的成本费用=200×15×1×1/1+200×15×1×1/2+200×15×1×1/3=5500(万元),2014年应确认的成本费用=200×15×1×1/1+200×15×1×2/2+200×15×1×2/3-5500=2500(万元)。
前期差错更正中所得税的处理原则:(1)按题目给的条件去做,如果题中让调整则调整,不让调整则不调整;(2)若题目中没有给假定条件,按税法规定,调整事项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在会计处理上应调整所得税。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①调整事项涉及损益和税法对涉及的损益类调整事项处理的口径相同时,则应考虑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的调整,如销售退回等。当会计准则和税法对涉及的损益类调整事项处理的口径不同时,则不应考虑应交所得税的调整,如更正的各种减值准备。②调整事项不涉及损益类,但按税法规定可以调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也应调整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的,如实际付的诉讼赔偿(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