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如何理解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中的公平?

【正确答案】

(1) 收入分配中公平的含义
公平有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和再分配中的公平之分。 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与生产条件的分配相联系, 并由生产条件的分配所决定。 再分配中的公平与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平衡相联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 既要重视再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也要重视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2) 收入分配与公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客观生产条件差别造成收入分配的差别是不可避免的。 现实的公平不能完全否认客观生产条件差别引起的收入差别, 重要的是在促使生产者和劳动者的权利与其所提供的劳动相对称或成比例的同时, 使人们具有同样积累的机会, 避免生产条件在一些社会成员中的过度集中和垄断和由此产生的收入分配的巨大差别。
从主观生产条件看, 在任何生产中, 劳动力始终是生产的一个要素, 但劳动力以何种形式参与生产, 直接影响收入分配的结果。 权利配置的不公, 必然导致交易的不公和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公。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 要避免这种情况促进收入的公平分配, 需要避免权利界定和配置的倾斜, 避免权利主体力量的失衡, 否则就谈不上收入的公平分配。
生产条件的分配还涉及生产条件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劳动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资源的配置过程与收入分配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 资源能否均衡配置直接影响收入能否在各部门之间均衡分配。 显然, 只有资源在各部门之间均衡配置的情况下, 才能实现收入不同部门之间进而不同部门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均衡和公平分配。
生产条件的市场化分配不仅会造成生产条件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和再分配, 而且可能造成生产条件在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之问的分配, 导致生产条件的非生产性使用。
可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生产条件能否在双重意义上公平分配是能否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决定性因素。 不能把公平的实现完全寄托在再分配过程的调节上, 而忽略生产条件分配不公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否则会由于过度依赖再分配调节而产生新的问题, 甚至造成新的收入分配不公和效率的损失。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存在的原因
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公, 主要根源于生产条件分配的不公。 客观生产条件与主观生产条件在缺乏规范制度约束下实现市场化分离和经济性分离, 造成了客观生产条件进而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不公, 主观生产条件的拥有者在不享有统一权利和国民待遇的条件下走向市场, 其劳动力具有不同的价值或价格, 主客观生产条件由于市场分割和制度障碍而难以在不同部门、 不同领域之间进行均衡分配, 进而加剧了不同部门、 不同领域之间、 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的不公。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公平的实现措施
解决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和收入分配不公, 必须构建收入公平分配的微观基础,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产条件分配不公的问题。
①规范制度, 强化约束, 防止市场化分离中各种代理人控制公有生产条件进而控制公有剩余。
②统一制度安排, 实行统一国民待遇。 为此, 应在户籍管理、 迁徙自由、 市场准入、 义务教育、 劳动就业、公共物品使用、 民主参与等诸多领域, 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制度规定。
③消除市场分割, 促进生产条件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均衡分配。 首先, 要打破垄断, 实施反垄断政策, 消除部门间过多的进入障碍; 其次, 消除与主观生产条件相联系的身份制、 等级制, 扩大社会成员选择的社会空间和选择的自由, 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最后, 完善市场体系, 使各种市场能够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 促进各种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
④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 增加对他们人力资本的投资, 改善他们的收入状况。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