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范文]
融入互联网精神 打造普惠式金融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当我们推动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改革,让金融活水来浇灌实体经济之树时,与之配套的必然是以服务经济个体为己任的普惠式金融体系。但我国目前的金融现状恰恰与之相反。如何打破这陈旧的传统体制,如何发挥金融哺育实体经济的作用,成为一个难解的结。
而能解开这个结的正是与亚历山大和他的远征军一样,有着飘忽不定的战术和无坚不摧的力量的互联网金融。它有着传统金融业无可比拟的优势和能力,既能光速聚合资源和对象,又能提供无可比拟的客户体验,当“宝宝”为中国的小散户带来惊喜之时,也就是传统金融低下高傲头颅之日,因为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新时代,有着新的规则和玩法。融入互联网精神,打造普惠式金融,是金融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融入互联网精神,离不开极致的体验和服务。在鼠标和光点变换的世界里,互联网已经不再单纯作为工具,而成为一个与人的思维、人格、世界观等内在因素密切相连的世界。金融,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并伴随着高额的风险和收益。垄断的地位、丰厚的收益、高端的客户注定了其上流的社会地位。虽然传统金融也进军互联网,但缺的是深刻的平民意识和服务精神。对于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时代的生存发展之道首先在于观念的转变。不要再实施歧视性政策,要以专业精神服务好客户。其次是平台的建设。要利用互联网的高度聚合效应,积沙成塔,提供高效和优质的服务。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除了以大胆的创新、卓越的实干精神不断带给客户以惊喜和价值,关键还在于平台的规范性以及其强大的抗风险能力,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获得强大的生存基石,这是互联网金融长久的生存之道。
融入互联网精神,还在于机会的把握。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将简政放权和推动市场化改革作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这是一次重大的机会。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大口享用垄断蛋糕,依托金融工具的炒作就能获取丰厚回报的日子不再有。市场化,意味着实体经济的振兴,意味着金融机构将真正发挥自己哺育实业的责任。所以,金融机构要调整业务方向,利用互联网深刻了解客户,把握客户,优化贷款质量,真正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互联网金融机构,要把握面临的大洗牌、大变局,把握历史性机遇,在互联网信用生态体系渐趋形成,信息消费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热点和拉动之时,以高度专业的精神打造平台,以高效的服务和效率赢得客户和市场。
互联网在改变这个世界,无论对传统金融机构,还是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机会和挑战。当我们的服务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当我们的服务能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金融才能远离垄断和特权,健康成长;顺应科技浪潮,运用创造力搭建起经济和社会高速成长的平台,以创新和创造激荡进步的力量,互联网金融机构才能真正走向时代舞台的中央,以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扛起普惠制金融的大旗!
一、立意结构
1.立意
总论点——融入互联网精神,打造普惠式金融,是金融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分论点——互联网精神,离不开极致的体验和服务;互联网精神,还在于机会的把握。
2.结构
解决问题型。材料通篇谈的是互联网金融。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互联网,由材料主旨引申可得互联网精神,一个是金融,可引申至普惠制金融,这是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价值所在。文章深入挖掘这两个概念,开头段落引出如何发挥金融哺育实体经济的作用这个问题,第二段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引出总论点。
接下来,通过两个分论点,以两个独立段落深入论述,分别从互联网的极致体验和服务、机会的把握入手,从我国当前的垄断式金融现状分析,通过互联网的独有特点,揭示出互联网金融所创造的独有价值。由此提出融入互联网精神,打造普惠式金融的策略。
最后,以互联网金融服务对发展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的重大意义和对金融改革的意义收束全文。
二、知识储备
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互联网金融六大模式
1.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 Payment)狭义上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机构,借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在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
2.P2P网络贷款平台
P2P(Peer-to-Peer lending),即点对点信贷。P2P网络贷款是指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借、贷双方的匹配,需要借贷的人群可以通过网站平台寻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条件出借的人群,帮助贷款人通过和其他贷款人一起分担一笔借款额度来分散风险,也帮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较的信息中选择有吸引力的利率条件。
3.大数据金融
大数据金融是指集合海量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对其进行实时分析,可以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全方位信息,通过分析和挖掘客户的交易和消费信息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并准确预测客户行为,使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平台在营销和风控方面有的放矢。目前,大数据服务平台的运营模式可以分为以阿里小额信贷为代表的平台模式和以京东、苏宁为代表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4.众筹
众筹大意为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本意众筹是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让创业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及项目,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
5.信息化金融机构
所谓信息化金融机构,是指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运营流程进行改造或重构,实现经营、管理全面电子化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金融信息化是金融业发展趋势之一,而信息化金融机构则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从金融整个行业来看,银行的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业内领先水平,不仅具有国际领先的金融信息技术平台,建成了由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而且以信息化的大手笔——数据集中工程在业内独领风骚。
6.互联网金融门户
互联网金融门户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产品的销售以及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它的核心就是“搜索+比价”的模式,采用金融产品垂直比价的方式,将各家金融机构的产品放在平台上,用户通过对比挑选合适的金融产品。目前在互联网金融门户领域针对信贷、理财、保险、P2P等细分行业分布有融360、91金融超市、好贷网、银率网、格上理财、大童网、网贷之家等。
三、精彩语句
1.当我们的服务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当我们的服务能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金融才能远离垄断和特权,健康成长。
2.在鼠标和光点变换的世界里,互联网已经不再单纯作为工具,而成为一个与人的思维、人格世界观等内在因素密切相连的世界。
3.顺应科技浪潮,运用创造力搭建起经济和社会高速成长的平台,以创新和创造激荡进步的力量,互联网金融机构才能真正走向时代舞台的中央,以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扛起普惠制金融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