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案例】
患者,女,18岁,未婚,身高165 cm,半年前起感觉自己体形较为肥胖,开始减肥,每次进食后都把食物抠出,并服用大黄导泻减肥,经过3个月节食,患者体重明显减轻,由原来的55 kg减为40 kg,但患者仍认为自己很胖,并继续控制饮食。近两个月来出现闭经,身体十分虚弱。家人十分担心患者,遂送入院求治。既往体健,家族史阴性。体格检查:体温为35.5°C,脉搏为11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0/60 mmHg。消瘦,营养差,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精神检查:神清,检查不合作,问话不答,情感平淡,主动意志减退。实验室检查:WBC 8.5×109/L、RBC 3.3×1012/L、 Hb 90g/L、Pt 100×109/L。血糖示:3.6 mmo/L,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胸片、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
请回答以下问题:
问答题 该患者应诊断为什么疾病?并简述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该患者诊断为神经性厌食。诊断依据如下:(1) 患者为青年女性;(2) 明显体重减轻,Quetelet体重指数为14.7;(3) 自己故意造成体重减轻,自我诱发呕吐、自我引发排便;(4) 存在体象障碍,明明已经很瘦,仍认为自己偏胖而继续节食;(5) 有闭经等内分泌障碍的表现,身体消瘦虚弱;(6) 症状待续达6个月;(7) 以上并非由慢性消耗性疾病、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引起。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正确答案】应与如下疾病相鉴别: (1) 脑器质性疾病:特别是垂体肿瘤可能表现为异常厌食,但脑器质性症状多半同时还伴随其他症状,如头痛、头昏,甚至有脑神经症状,头颅CT、MRI等检查有助于鉴别。 (2) 躯体性疾病:青年人躯体因素包括慢性消耗性疾病、肠道疾患,如Crohn病及吸收不良综合征等所致的体重下降。这些疾病虽然同样也有厌食症状,但缺乏神经性厌食的其他症状,如自己故意造成体重较轻、害怕发胖的超价观念及对身体的体象障碍等,此外,各种检查也助于鉴别。 (3) 抑郁症:厌食是抑郁症的一个常见的伴随症状,同时,神经性厌食可有焦虑、抑郁、恐惧及冷漠、亢奋、情感稳定性较差等情绪症状,因此在诊断神经性厌食时需与抑郁症充分鉴别。一般情况下,抑郁症还同时具有发作性病程、早醒、晨重夕轻、自责、自我评价下降等特点,鉴别诊断并不困难。 (4) 神经性贪食:体重在正常范围或超重,通过抑郁心境、自我反思引起发作性暴食,常伴有自发引吐,本病常与厌食症同时存在。 (5) 正常节食:是通过节制饮食以达到身材苗条和减轻体重的目的,但无体象障碍和内分泌紊乱,一旦达到理想体重,便能适可而止。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入院后该如何治疗?
【正确答案】治疗原则是通过增加饮食逐渐恢复正常体重,恢复正常生活。治疗方法上以心理治疗为主,必要时辅以小剂量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物或抗精神病药治疗。 (1) 心理治疗:首先要取得患者的合作,了解其发病的诱因,给予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认知治疗主要针对患者的体象障碍进行认知行为纠正。行为治疗主要采取阳性强化法的治疗原理,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达到目标体重便予以奖励和鼓励,使患者重新产生进食的欲望。家庭治疗针对与起病有关的家庭因素,系统的家庭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减少复发。 (2) 恢复正常体重: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确立治疗目标。治疗目标包括体重标准、饮食计划等。 (3) 药物治疗:包括:① 躯体支持治疗:供给高热量饮食,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② 促进食欲:餐前肌注胰岛素可促进食欲,但要防止低血糖反应。③ 精神药物治疗: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锂盐、抗癫痫药、抗焦虑药物均可试用。如舒必利对单纯厌食者效果较好;米帕明、阿米替林对伴贪食诱吐效果较好。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