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认真阅读,分析下面的材料,引出观点,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1000字,文题自拟。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正确答案】[参考例文]
做自己的主人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计谋很简单,为了让孩子不再吵闹,他让孩子们开始从“为自己的快乐而玩”逐渐变成了“为得到美分而玩”,老人用“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操纵了孩子们的思想和行为,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寓言中的老人,就好比生活中操纵我们的人;而美分,就像各种诱惑,不管是老人还是美分,都是促使主体主观能动性发生改变的外因。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要做的是摆正心态,摒弃外部环境的影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自2008年开始,中央决定在5年内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农村去,之后这一计划又调整到20万。该政策吸引了大批大学毕业生,很多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无奈选择村官这条路,以此作为跳板或缓冲期,等待着时机成熟之后,通过考公务员、考研、提拔等途径,尽快脱离农村基层。艰苦的环境、不合理的待遇、专业的不对口、人际关系的难处理、生活的不习惯、工作的无从下手等问题让大批服务农村的大学生难以真正安下心来做工作,“村官”成了空有其名的符号;工作心态的偏离也不能让他们从基层的工作中得到历练及获得有益经验,最终导致思想懈怠.工作不积极,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在明日复明日中蹉跎了岁月。
要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过程,必须把握事物的内因。如果将外部因素作为我们人生的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消极被动。外部因素无法控制,它很容易让我们偏离自身的内部期望,导致不满、牢骚满腹,而为了缓解这些负面情绪,就会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因此,村官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各种环境下摆正心态,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要有积极的工作热情,不要把村官这份工作仅仅看做一个另谋出路的跳板。“村官”不只是个职业的代名词,更是我们走出校园所做的第一份事业,做事业要用心经营,要志存高远,只有从心底热爱所从事的工作才能最终体会到这份工作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成就感。其次,要学会尽快适应。农村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处理都和我们校园的生活相差甚远,学会适应成为了每个服务基层村官的必修课。再次,要脚踏实地,肯干实干,做村民真正需要的百姓官。要身体力行,融入到村民当中,淡化外乡人概念,努力成为与农民交心的人;虚心请教,把广大农民的事当自己的事来看待,做好实地调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不断的基层历练中积累工作方法和策略。
农村这个大基地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能和积累经验的广阔舞台,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受得住困难的挑战和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在舞台上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我们不要做寓言中的孩子,成为被操纵的人,成为被奴役的奴隶;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做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