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素 | 说明 |
带宽(Bandwidth) | 在给定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量,其基本单位为b/s |
延迟时间(Latency) | 一个数据包从信源到信宿所花费的时间,其基本单位为秒 |
吞吐量(Throughput) | 在带宽和持续时间的作用下获得的数据传输率 |
容量(capacity) | 表示实际最大数据承载能力 |
线速率(Wire speed) | 说明在传输开始后,数据在缆线上传输的实际速率。常用Mb/s(兆比特每秒)来度量,线速率不是LAN所承受的实际容量或吞吐量 |
利用率(Utilization) | 实际占用线缆的时间百分比,包括成功与不成功的帧传输量(冲突和错误) |
抖动(Jitter) | 表示网络上可变的时延 |
超时传输(Jabber) | 表示由于故障的原因在网络上传输的随机连续数据流 |
瓶颈(Bottleneck) | 由于网络某一部分传输缓慢而出现的时延,它影响了整个吞吐量 |
冲突(Collisions) | 是指在一个共享的传输媒介中,由于发送方式试图发送到的数据帧而使得数据帧未成功发送 |
有效率(Efficiency) | 指一帧中实际包含的数据长度与整个帧长的百分比 |
帧速率(Frame Rate) | 表示每秒发送的帧数。帧数率与帧长相关 |
帧长度(B) | 用户数据长度(B) | 开销比 |
64 | 1(加37B的填充数据) | 98.7% |
64 | 38(无填充) | 50.0% |
500 | 474 | 7.4% |
1000 | 974 | 3.8% |
1518 | 1492 | 2.5% |
步 骤 | 项目 | 数值 |
① | 已知的子网掩码 | 255.255.255.192 |
② | 该子网掩码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
③ | 已知的IP地址 | 192.168.10.190 |
④ | 该IP地址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 | 11000000.10101000.00001010.10111110 |
⑤ | 将以上2个二进制数进行AND运算 | 11000000.10101000.00001010.10000000 |
⑥ | 故网段地址为 | 192.168.10.128/26 |
⑦ | 该子网中独立的主机地址范围 | 192.168.10.128~192.168.10.191 |
⑧ | 子网中可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 | 192.168.10.129~192.168.10.190 |
步 骤 | 项目 | 数值 |
① | 推理得到的子网掩码 | 255.255.255.224 |
② | 该子网掩码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
③ | 已知IP地址 | 192.168.10.65 |
④ | 该IP地址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 | 11000000.10101000.00001010.01000001 |
⑤ | 将以上2个二进制数进行AND运算 | 11000000.10101000.00001010.01000000 |
⑥ | 故网段地址为 | 192.168.10.64/27 |
⑦ | 该子网中独立的主机地址范围 | 192.168.10.64~192.168.10.95 |
⑧ | 子网中可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 | 192.168.10.65~192.168.10.94 |
步 骤 | 项目 | 数值 |
① | 服力部所处的VPN网段地址 | 192.168.10.0/24 |
② | 该IP地址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 | 11000000.10101000.00001010.00000000 |
③ | 已知服务部的子网掩码 | 255.255.255.224 |
④ | 该子网掩码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 |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
⑤ | 服务部可使用的子网号 | 011 |
⑥ | 服务部的二进制网段地址为 | 11000000.10101000.00001010.01100000 |
⑦ | 服务部的十进制网段地址为 | 192.168.10.96/27 |
⑧ | 该子网中独立的主机地址范围 | 192.168.10.96~192.168.10.127 |
⑨ | 子网中可分配的主机地址范围 | 192.168.10.97~192.168.10.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