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题

假如你是ABC公司的财务顾问。该公司正在考虑购买一套新的生产线,估计初始投资为3000万元,预期每年可产生500万元的税前经营利润(按税法规定生产线应以5年期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率为10%,会计政策与此相同),并已用净现值法评价方案可行。然而,董事会对该生产线能否使用5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董事长认为该生产线只能使用4年,总经理认为能使用5年,还有人说类似生产线使用6年也是常见的。假设所得税税率25%,资本成本为10%,无论何时报废净残值收入均为300万元。

他们请你就下列问题发表意见:

问答题

该项目可行的最短使用寿命是多少年(假设使用年限与净现值呈线性关系,内插法求解)?

【正确答案】

每年营业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500×(1-25%)+540=915(万元)

NPV(4)=每年营业现金流量现值+残值现值+清理净损失减税现值-原始投资=915×(P/A,10%,4)+300×(P/F,10%,4)+540×25%×(P/F,10%,4)-3000=915×3.1699+300×0.683+135×0.683-3000=197.56(万元)

NPV(3)=每年营业现金流量现值+残值现值+清理净损失减税现值-原始投资=915×(P/A,10%,3)+300×(P/F,10%,3)+540×2×25%×(P/F,10%,3)-3000=915×2.4869+300×0.7513+540×2×0.25×0.7513-3000=-296.25(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他们的争论是否有意义(是否影响该生产线的购置决策)?为什么?

【正确答案】

他们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现金流入持续时间达到3.6年方案即为可行。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如何运用净现值来进行项目的评价。注意以下几点:

(1)项目的最短使用寿命,即项目的净现值为零时的使用寿命。由于题中告知使用年限与净现值呈线性关系,所以,只需测试净现值大于零和净现值小于零两组数据,即可用内插法求解。由于题中告知的条件中,4年为讨论的最短使用年限,所以,首先按4年来测试。

(2)由于年限越长,未来的现金流入量越大,所以计算出的净现值就越大,即年限与净现值呈同向变化。既然NPV(4)测试的结果是大于零,那么要想测试出NPV=0的年限,即降低净现值就意味着需要降低测试年限,因此,下一步用3年来测试。

(3)折旧引起的现金流量问题:如果不考虑所得税影响,折旧既不是流入,也不是流出。但如果考虑所得税影响,则折旧可以抵减所得税,因此,折旧抵减的所得税应视同为一种流入。另外,此时的折旧是指税法规定的折旧,而不是会计折旧。

(4)残值引起的现金流量:首先应将最终的残值全部作为现金流入,然后将最终残值与税法残值作比较,如果最终残值高于税法残值,则需补交所得税,应作为流出。否则,如果最终残值低于税法残值,则可以抵减所得税,即减少现金流出,应视为现金流入。

(5)在项目预计使用期满时,除了考虑残值引起的现金流量外,实际上终结点时还应考虑折旧是否提足,即累计折旧和预计残值合计数能否正好补偿原值,否则,清理会产生净收益或净损失引起所得税的变化,即引起现金流量的变化。如本题第4年清理的话,由于少提1年的折旧(税法规定应为5年)540万元,则清理时产生了540万元的净损失,相应抵减所得税540×25%应作为流入;第3年清理的话,由于少提2年的折旧(税法规定应为5年)2×540万元,则清理时产生了2×540万元的净损失,相应抵减所得税2×540×25%应作为流入。因此,在正常情况下遇到类似问题,在终结阶段的现金流量中除了考虑残值是否全部收回外,还要考虑折旧是否提足,两方面引起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残值也可能引起净收益)抵减的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