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日A公司对C公司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至2013年12月31日A公司对C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200+300×20%+150×20%+50×20%=300(万元)
至2015年3月1日A公司对C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300+400×20%=380(万元)
P公司2014年1月1日购买日个别报表: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300
贷:银行存款 1300
P公司2014年1月1日购买日合并报表:
合并商誉=1300-1500×80%=100(万元)
借:股本 1000
资本公积 50
其他综合收益 150
盈余公积 (300×10%)30
未分配利润 (300×90%)270
商誉 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P公司对C公司投资) 1300
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对C公司投资) (200+100)300
P公司2015年3月1日合并报表:
借:股本 1000
资本公积 50
其他综合收益 150
盈余公积 (30+380×10%)68
未分配利润 (270+380×90%+20)632
商誉 (1620-1900×80%)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P公司对C公司投资) (1300+400×80%)1620
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对C公司投资) (300+400×20%)380
借:投资收益 20
少数股东损益 0
年初未分配利润 (300×90%+380×90%)612
贷:提取盈余公积 0
向股东分配利润 0
年末未分配利润 632
2015年3月1日,A公司从P公司处购买C公司80%股权的交易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原因:合并前后,A公司和C公司同受P公司的控制。A公司2015年3月1日再次投资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1900×100%+100)2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00
——损益调整 (60+80)140
——其他综合收益 30
——其他权益变动 10
固定资产清理 1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620
1900万元是自购买日即2014年1月1日C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1500万元加上C公司2014年年初至2015年3月1日实现净利润400万元持续计算得出的。
合并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和计量准则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等,暂不进行会计处理。
A公司2015年3月1日合并报表:
借:股本 1000
资本公积 50
其他综合收益 150
盈余公积 (30+380×10%)68
未分配利润 (270+380×90%+20)632
商誉 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000
注:上市公司通常应该按年计提盈余公积,2015年前两个月不需要单独计提盈余公积,因此该分录中的盈余公积等于期初盈余公积30加上2014年计提的盈余公积,即380×10%。
2015年3月1日,A公司从P公司手中购买C公司80%股权的交易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A公司虽然2012年1月1日开始持有C公司20%的股权,但2014年1月1日开始与C公司同受P公司最终控制,A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应自取得原股权之日(即2012年1月1日)和双方同处于同一方最终控制之日(2014年1月1日)孰晚日(即2014年1月1日)起开始将C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即:视同自2014年1月1日起A公司即持有C公司100%股权并重述合并财务报表的比较数据。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的合并财务报表不应重溯。
在A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重溯2014年1月1日的报表项目,由于C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00(1000+300+150+50)万元。此前,2014年1月1日持有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300(200+500×20%)万元。因此,A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将C公司2014年(比较期间)年初各项资产、负债并入后,因合并而增加的净资产1500万元应调整资本公积1200(1500-300)万元。
借:资产、负债 15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00
资本公积 1200
A公司对于合并日(即2015年3月1日)的各报表项目,除按照的一般规定编制合并分录外,还应冲减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1日对C公司20%的投资的权益法核算结果。资料: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1日,实现的净利润为400万元(其中2015年前两个月净利润为20万元)。
借:期初留存收益 (380×20%)76
投资收益 (20×20%)4
贷:长期股权投资 (400×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