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2010-4】题6~7:某110kV变电站采用全户内布置,站内设三台主变压器,110kV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变电站内仅设一座综合建筑物,建筑物长54m,宽20m,高18m,全站围墙长73m,高40m。变电站平面布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并列出解答过程。
单选题 假定该变电站所在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为87.6d/a,变电站综合楼的年预计雷击次数为下列哪一项?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的附录A及相关公式:
(1)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Ng=0.1×Td=0.1×87.6=8.76[次/(km-2·a)];
(2)确定建筑物等效面积:因H< 100m,所以:
单选题 该变电站综合楼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两支等高的避雷针进行防雷保护,避雷针针尖距地面最小距离应为下列哪项数值?(避雷针位置如上图所示,要求按滚球法计算,数值计算按四舍五人取小数点后一位)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的附录D.0.1.D.0.2及相关公式:
(1)求两杆之间最低点的高度:参考附图D.0.2侧视图,在AOB轴线的保护范围中AB之间最低点的高度时,应能够对建筑物的宽度方向进行有效的保护,此时最小高度hx=18m为建筑物高度。在AEBC保护范围内,以过O点且高为h1的接闪杆为假想接闪杆,该杆在建筑物高度hx=18m的保护半径要大于rx,根据式(D.0.1—1):rx=,带入数据得:。解得:h1=31.6m或h1=88.4m(舍去)。
(2)根据边界条件,要保证AOB轴线上最低点的保护高度要高于建筑物高度,根据式(D.0.2—2):hx=,在最低点时,x=0。为建筑物边长,带入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