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二)阅读《我与地坛》中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春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有删改)


单选题 《我与地坛》中,用种种事物来类比四季,其整体象征意味是(2分)(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我与地坛》中,作者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接连用七种事物来表现对四季的不同感受,用多重排比句式,象征性地表达了“我”对人世间的认识与看法,对人生命运的复杂感受。
问答题 以上文字主要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正确答案】主要用了铺陈排比、类比、象征的表现手法。使物象层出,寓意含蓄,韵味悠长。
【答案解析】
问答题 作者为什么说“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正确答案】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在地坛这个特定环境和背景中完成的,地坛是作者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作者在二十一岁时双腿瘫痪,精神近于崩溃,而地坛给了他一个思索自己命运和人生价值的空间。在可怕遭遇、特定环境和宁静观察、反复思索中,作者领略到了对自然、母爱、人生的深切体验,获得了生命的感悟和生活的信念。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