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对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影响。
 
【正确答案】(1)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物质形式来看,生产资料的数量同使用它们所需的劳动力数量的比例,就是资本技术构成。就价值形式来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就是资本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从根本上决定着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是把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结合在一起的概念,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在不同部门、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资本有机构成是不相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则不变资本的比重越大,可变资本的比重越小,从而对雇佣劳动力的需要就相对减少,并导致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2)生产是指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结合创造出某种物质产品或提供某种劳务以满足人类自身某种需要的过程。生产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不断更新的过程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个别再生产是指个别生产单位或个别企业的再生产。所谓社会再生产是指整个社会或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的总的再生产。个别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关系是个别和整体的关系,个别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有机构成部分和基础,社会再生产是相互联系、相互交替的个别再生产所构成的有机总体。 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指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其特点是没有进行积累,全部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都用于非生产性消费。扩大再生产是指再生产过程在更大规模上进行,其特点是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其中有一部分用于积累。 (3)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必然会对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产生影响。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影响工人的就业。随着资本积累和集中的进行,资本有机构成必然会不断提高。与此相应,可变资本就会日益相对减少,造成相对人口过剩。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同步的。资本积累的增加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互相促进:资本积累的增加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资本积累增长得更快一些,成为推动积累发展最有力的杠杆。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首先反映在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上,即生产资料的量比推动它的劳动力的量相对增长得更快一些。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是资本价值的不变部分较之可变部分增长更快一些,资本的可变部分同不变部分相比相对减少。而另一方面,劳动人口也是不断增加的,即工人的供给数量是增加的,在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的增加会带来劳动者失业的增加。 资本积累的增进,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固然使资本的可变部分相对减少,但并不排斥它的绝对量的增加。在可变资本的绝对量增加和劳动力增加很慢或不增长的情况下,工人的就业率可能会提高,即工人失业的人数可能会减少。这种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工人的就业是有利的。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变资本比重逐渐增大,可变资本比重不断减小,则用于扩大再生产而追加的可变资本的增长速度慢于不变资本的增长速度,由此导致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构成失衡,影响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进行。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