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三性”、“三无性”是佛教唯识学派一对重要的概念。唯识家认为:世间万法,都有三自性,也都有三无性。
“三性”,亦称“三自性”,指“遍计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人们用名言概念普遍地计较、执着客观世界为实有,谓之“遍计执性”。它被认为是谬误。依他众缘而得起的一切现象的自性谓之“依他起自性”。宇宙万有,依众缘而生起,都是“假有”,并非真实。即一切现象既无“人我”,又无“法我”,从而显示出真假实性,取得所谓最真实最圆满的认识,谓之“圆成实自性”。
“三无性”,亦称“三无自性”,相对于“三性”而言。宇宙万有,无非全是一时组合的假相,依此假相,而立假名。在这一切假名、幻相上执着计较,假名幻相本无自性,所以叫“相无性”。依他起之法,是因托缘而生起的,它是随着因缘的聚散而生灭,也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所以是“生无性”。最后一个叫“胜义无性”。所谓胜义,就是真如。此性是远离遍计所执的,是超言绝虑的性空之体。也就是说,真如有其本体,但它的体相是空的,所以叫胜义无性。“三无性”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达“三自性”的思想,两者的意义是相同的。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