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自由放任理论和国家干预理论的区别。无
【正确答案】

自由放任理论和国家干预理论是西方关于政府行政职能的两种基本理论,它们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影响着政府的经济政策,从实际效果来看,也都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自由放任理论和国家干预理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们可以通过对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理论的定义、理论来源分析出两者之间的区别:

(1)定义

①自由放任,又称自由放任主义或无干涉主义,又常被译为自由人主义、自由意志论、自由至上论。意思就是政府放手让商人自由进行贸易。

②国家干预是指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国家运用管制和宏观调控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亦校正、补充市场缺陷的活动的总称。国家干预经济是一种手段,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具体说来,经济总量包括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两方面,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要求这两个方面达到基本平衡,且内部结构也必须合理。

(2)理论来源

①自由放任理论

西方近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创立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最早论述了市场体制的合理性。斯密的经济理论以自由放任为基本原则,坚持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自发调节作用,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指出政府干预经济的缺陷,即“政府失效”。因此,斯密崇尚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倡导自由放任原则。按照这种自然自由的制度,国家所应履行的职能仅包括:第一,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总之,在斯密那里,政府的职能只是保证一个有利于资产阶级发展生产和积累财富的和平环境。

②国家干预理论

a.国家干预理论可以追溯到西方历史上的重商主义思潮。作为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货币的多寡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国家为了致富和防止贫困,必须积极干预经济活动,保护国内工商业,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并采取行政手段,或者限制货币输出,或者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b.1936年,英国学者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生活,利用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预算、通货膨胀等手段刺激经济活动,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消灭经济危机。在理论界倡导国家干预的同时,在实践上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以其取得显著的政绩证明了政府干预在克服经济危机中的必要性。

c.继凯恩斯之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前者主张混合经济论,即公私机构共同对经济进行控制,认为没有政府或没有市场的经济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经济。因此,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由政府进行调节的自由企业制度。在这种制度中,政府应当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减少失业,消除危机,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后者则认为收入分配失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症结所在,因此,政府的经济政策应当以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为根本点,实现收入“均等化”。

总结:市场会有缺陷,市场确会失灵,而政府干预也有自身的缺陷,政府同样也会失灵。因此,“市场和政府间的选择并非是一个在完善与不完善之间的选择,而是在不完善的程度和类型之间,在缺陷的程度和类型之间的选择。”在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方面,各国只有从本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出发来确定政府的行政职能体系,才能将市场和政府这两种不同的力量合理协调,进而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