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陈鹤琴的教育、教学思想。
陈鹤琴是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他一生致力于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引进西 方教育思想和方法,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陈鹤琴的教育、教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所倡导 的“活教育”思想中,为改革传统教育,提出了极有价值的思路。
(1)“活教育”的目的论
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其中,“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 的目的,是人区别于动物所在。“做中国人”意味着要爱护这块生养自己的土地,爱自己国家长期延续的光 荣历史,爱与自己共命运的同胞。“做中国人”体现了“活教育”目的的民族特征。对于“做现代中国人”,陈 鹤琴赋予它五方面要求:“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要 服务”。
(2)“活教育”的课程论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陈鹤琴对“活教育”课程论的概括表述。他说:“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 然、大社会作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
① 陈鹤琴所谓“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 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陈鹤琴尽管主张从自然和社会中直接获知,但他并未绝对强调经验, 决然否定书本。
② “活教育”的课程打破惯常按学科组织的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即能体现儿童生活整体性和连贯性的“五指活动”形式,即: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 文学活动。
(3)“活教育”的教学论
①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陈鹤琴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因此也是“活教育”教学论的出发点,它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 取。
② 陈鹤琴依据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结合本人的教育经验,提出17条教学原则。这17条原则都是以学 生的“做”为基础的。在教学中鼓励儿童自己去做、去思想、去发现,是激励儿童主体性的最有效的手段。 他还归纳出“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即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批评研讨。四个步骤是教学 过程的一般程序,不是机械的、割裂的,它们同样体现了以“做”为基础的学生主动学习。
“活教育”批判了传统教育忽视儿童生活和主体性,力图去除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而脱离社会生活、以书本知 识为中心而脱离实际和实践、以教师为中心而漠视学生的存在等弊端,在构建中国化的幼儿教育体系中, 并没有盲目地模仿外国的先进经验,而是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有选择有鉴别地加以吸收,不再以模仿为基 本手段。“活教育”是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想,其精神至今都未过时,不少观点对当今 的教育改革仍富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