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问答题   什么是数据分析观念?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正确答案】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数据中提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对数据的读取可分为三个层次:①数据本身的读取,包括用能够得到的信息来回答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图表中有明显的答案;②数据之间的读取,包括插入和找到图表中数据的关系,例如做比较(比较好、最好、最高、最小等)和对数据进行操作(加、减、乘、除)等;③超越数据本身的读取,包括通过数据来进行推断、预测、推理,并回答具体的问题。教学时,应结合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取有用信息,逐步提高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如指导中学段小学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正确答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捕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够运用简单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能够用1格表示一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体会到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一特征、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和优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
【答案解析】
问答题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
   ①导入新课
   用课件出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图例中表示天气的各种图形。
   提问: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这个月的各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怎样才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
   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整理数据:用什么方法统计?
   小组合作交流,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统计数据(数数、画√、写正字等),组织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逐一评价。
   【设计意图】以北京2012年8月天气情况的调查为背景,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在合作互助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营造人人参与的学习氛围。
   ②生成概念
   问题:通过数数的方式已经知道各种天气各有多少天,那如何清楚地表示出来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组内完成。
   预设一:我们可以用统计表来表示,将统计得到的数据填入表中方便查找。
   提问:从这张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有哪些好处?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