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什么是新闻寻租?请结合具体案例论述新闻寻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新闻寻租。

【正确答案】

(1)新闻寻租的定义
①新闻寻租是指新闻记者、编辑等报道者接受采访对象的礼品和馈赠,唯利是图,用报道权换取物质利益。 使媒体成为像房屋、土地那样可以出租而获利的手段。
②新闻寻租以利用所获取的负面报道相威胁,获取经济利益;或通过公关活动隐瞒事实真相,或制造假新闻 进行敲诈勒索等姿态出现。
③一般新闻寻租是在暗中进行的,以谋取金钱和政治利益为交易,本质是新闻贿赂。
(2)新闻寻租的原因
①新闻寻租是社会腐败的体现,也来自于新闻界自身的堕落腐化
新闻寻租的深层次问题,是有些媒体和相关单位或个人结成利益集团或利益相关方。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的局面,利用传播信息和实施舆论监督的权力搞钱权交易,把新闻报道作为攫取利益的工具,谋取种种不正当 利益。例如:
a.罗昌平在《21 世纪网敲诈,拆解新闻寻租链》一文中讲到:“新闻腐败的存在,已由早年的软文宣传, 发展到收受红包、车马费,甚至于利用舆论监督‘代租’公众知情权;也由记者个体,发展到记者站甚至代表报 刊最高意志的编辑部的集体行为;随着技术带来的革命,并无采编资格、仅依靠特殊环境垄断新闻二手传播的各 类门户网站,亦成为权钱交易之重镇。”
b.2013 年陈永洲案件,胡舒立撰文《新闻寻租不可恕》:称此案件为“一起相当复杂的、涉嫌新闻寻租的 严重事件。”从该案件的审判结果来看,表明新闻记者利用传播信息和实施舆论监督的权力搞钱权交易的行为, 正是新闻界自身不能够抵制诱惑、以权谋私,才造成新闻寻租的现象。
②记者的采访权没有完善的法律机制进行制约
新闻寻租现象的出现也是因为缺少专门的法律来监控采访权和话语权的正当使用。例如,21 世纪网敲诈案, 就是记者采访权的滥用。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中,有人大、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等对政府、企业行为加以控 制和监督,但是这种控制和监督属于体制内部的自我控制,如果没有外界和公众的监督、约束,仍然可能存在很 多漏洞和弊端。公共权力的行使,必须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而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媒体 来实现的,因此要不断强化舆论监督功能,同时尽早完善新闻业相关法律法规。
③寻租成本极低是有偿新闻屡禁不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a.由于体制原因,多数媒体有官方背景和政府隐性支持。因此,倘缺乏自律与他律,媒体很可能在市场与 权力之间“套利”。
b.媒体在各自范围内拥有自己的权势。中国媒体和记者在某些方面确有孱弱的一面,他们的权利确实需要 维护;但他们也具有强势的一面,他们都有某一等级的权力作为背景。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这种背景会被用来 作为利益交换的对象。
c.权钱交易。权力可以指凭借舆论保护或支持而获得的话语权、报道权、批评权等权利,也是指官方背景 和隐性权力,为此的利益交换有的是出席和报道的车马费,广告费,甚至是揭露其竞争对手劣迹的报道红包。
(3)预防新闻寻租的办法
①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
维护新闻工作的信誉和新闻队伍的良好形象,树立敬业奉献、清正廉洁的行业新风。作为记录时代进步,传 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的新闻工作者,要做到独善其身,坚持新闻理念与职业道德,在新闻报道中坚持公正 客观的原则,真实全面地报道新闻。新闻工作需要具有高度职业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的高素质的人才。
②约束记者滥用采访权
任何权力如果缺乏监督和制约,必然会导致腐败和堕落,采访权也不例外。记者利用手中特有的采访权进行 权力监督和揭露负面的报道,本是保障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机制,但是在各种利益的诱使下,新闻寻租就会成为 最典型的滥用采访权的现象。记者要坚持新闻理想,秉持着新闻道德,在新闻行业与社会发展中客观公正地报道 新闻,真正坚持新闻道德与职业操守,做对社会与受众负责任的新闻工作者。
③建立事前监督和事后惩罚机制
要建立具有强大威慑力的事前监督和事后惩罚机制,提高寻租活动的曝光率,加大寻租者的行为成本。在中 国国情下,眼下要切断新闻与权力的联系是不可能的。要克服新闻寻租现象,就不仅要对新闻媒体和记者,也要 对相应的权力部门与媒体的关系作出必要的规范和约束。
④发动新媒体时期的社会监督力量
政府和企业作为社会管理者和经济活动的核心参与者,其行为媒体曝光率之高不言自明。另一方面,由于公 众主体意识加强,非常热衷于借由各种自媒体平台发挥自己的舆论监督作用,参与负面事件的报道。因此,新媒 体时期,要改变传统的新闻媒体监督思维,习惯社会的监督热情,媒体、政府都应该以公开透明的姿态接受公众 质疑,向公众传达己方观点和态度,通过沟通达成意见共识。
⑤完善自身新闻媒体传播及管理机制,强化舆论引导作用
媒体、政府、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新媒体沟通平台,如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等,通过这些平台及时发布 正确信息,并及时与公众进行沟通,反馈公众对事件发展的各种问题和质疑,从而达到舆论引导的作用。当前, 舆论在社会事务处理中扮演核心作用。做好舆论引导对于政府和企业的工作及发展都极为有利,而作为把持舆论 话语权的媒体,要慎用自身特权,秉持新闻专业主义,引导舆论向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