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拟对某连接A、B两市的二级公路进行改扩建。该公路于2002年建成通车,目前公路两侧主要为农业区,沿线分布有多处村庄、学校。公路跨X河、Y河。跨X河桥梁下游3km处为A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Y河为Ⅲ类水体。
改扩建工程主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线路充分利用现有二级公路进行改扩建,部分路段无法利用将废弃。改扩建工程仍在原桥址跨越X河、Y河,水中设桥墩。新建一处服务区和两条三级公路标准的连接线。
沿线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问答题 列出本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正确答案】主线及连接线沿线的村庄、学校、河流(X河、Y河,特别是饮用水水源地)、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 也可以分开,以如下方式答: (1)学校、村庄。 (2)X河及其水源保护区、Y河。 (3)农田(耕地)、基本农田
【答案解析】[解析] 其实答案(1)应答“沿线影响(或评价)范围内的”学校和村庄,因为沿线有多处学校和村庄,不在影响评价范围内的无须考虑;答案(2)应为X河桥梁跨越处及下游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答案(3)应为工程拟征占的(永久和临时)农田。这3个答案更明确。从历年的案例考题来看,答题关键是答上“要点”,紧紧抓住题干提供的信息,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如2010年那道公路案例题题干提供的“山顶”、“洞口”、“小河”等。但是2009年的这道公路案例考题的答案告诉我们,对于题干提供的信息,在答题时也要识别出其合理与不合理,要将不合理的成分剔除。本题不能答“农业区”,而是将农业区中的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给出,才是正确的。因为从广义上讲,除了城市,其他均为农业区。
问答题 现有二级公路环境影响回顾性调查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1)现有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保验收制度执行情况。 (2)现有公路建设情况(或路线走向、占地、长度、车流量、车型等)、环境敏感性目标分布情况(或村庄、学校、人口分布等)。 (3)现有公路生态影响(或农田、动植物、植被影响等)、生态影响保护措施(或农田保护、取弃土场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性。 (4)现有公路的沿线声环境影响及敏感点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性调查。 (5)应调查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区范围(或对饮用水水源的影响)。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评分要求,本题如果答水、气、风险的影响和措施,社会、公众参与的均不得分。显然只需要将最主要的答上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本题是要求对现有工程的回顾性调查,不能写成影响评价。
问答题 为减少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改扩建工程施工期应采取哪些污染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1)生活垃圾、弃渣、弃土等固体废物,严禁倒入河流。 (2)合理安排施工营地(或施工营地应远离河流),避开雨季。 (3)进行围堰施工,钻渣、泥浆设沉淀池,污水达标排放。 (4)调查X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范围,不应在保护区内有施工行为,若必须在保护区施工,则不得新增污染物排放;若在保护区外施工,则废水尽量回用,多余的则达标排入X河。
【答案解析】[解析] 与上一题不同的是,本题不是针对现有工程的,而是针对其“改扩建工程”的“施工期”的“水环境”影响的“污染防治措施”。考点是“措施”,但是有特定对象和环境要素的“措施”。除了第(4)条比较别扭外,其他均为施工期应采取的环保措施的一般性要求,从此条答案也应看到,需特别关注对敏感或重要保护目标的影响及措施,实际环评工作中也是如此。
问答题 为确保运营期饮用水水源安全,对跨X河的桥梁需采取哪些工程措施?
【正确答案】(1)强化桥梁的防撞护栏(或“加高型防撞护栏”)。 (2)设置桥梁雨水(或答径流或事故水)收集系统(或答设桥面导流孔、设挡流板)。
【答案解析】[解析] 答题时补充“事故池”或“收集池”也无妨(因为“收集系统”本身是可以包括事故池或收集池的)。
问答题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提出保护耕地的措施。
【正确答案】(1)根据实际需要考虑收缩边坡。 (2)降低路基高度。 (3)取弃土场尽量不占用农田。 (4)新建服务区及连接线尽量不占或少占用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 (5)废弃路段尽可能考虑造地复垦。 (6)保护并合理利用所占耕地的耕作层(或答土壤层)。 (7)施工过程防止污染农田。 (8)施工的临时用地及时恢复。 (以上8条,答5条即可得满分。)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指出服务区的主要环境影响源。
【正确答案】(1)服务区占地面积大,生态影响明显。 (2)服务区是污染影响集中区,主要包括: ①服务区一般设有锅炉房,其废气、废渣对环境有影响。 ②服务区的车辆维修、清洗废水,排放到河流中对水环境有不利影响。 ③服务区的生活污水排放。 ④服务区的车辆噪声。 ⑤服务区的加油站有环境风险。
【答案解析】[解析] 题干只给出拟新建一服务区,并未给出其他信息,考生只能根据实际工作中对服务区的了解情况来解答,略有难度,但难度并不大。如果题干给出了服务区所包含的相关内容,如住宿、餐饮、机修站、加油站、停车场、超市、公式卫生间、洗车场、锅炉房等设施,则解答此题就比较容易,而且答案可以比题中给出的更简洁、直接。
问答题 若本工程长度为50km,确定本工程的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三级。 (2)工程长度为50km,不涉及特殊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根据HJ 19—2011的要求,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应为三级。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若本工程长约80km,列出本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的基本图件。
【正确答案】(1)由于不涉及特殊和重要生态敏感区,生态影响为三级评价。 (2)基本图件包括: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工程平面布置图、土地利用及水体利用现状图、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评价三条连接线的环境影响,应至少了解哪些工程及环境情况?
【正确答案】(1)工程特性:线路走向、长度,路基宽度、高度,桥涵设置,预测车流量,连接对象等基本情况。 (2)沿线环境特征:生态现状及生态敏感保护目标情况,村庄等声环境敏感点,是否跨越河流等水环境情况。 (3)施工及营运方案。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若三条连接线其中一条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但主线和其他两条连接线均不涉及特殊和重要生态敏感区,工程的生态评价等级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1)一级。 (2)连接线作为整个工程的一部分,如果其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则应视为整个工程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本工程生态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答案解析】[解析] 本组2、3、4、5题是根据HJ 19—2011设定的,主要考查对该导则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