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①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在政府内部,凡属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集体讨论,集体决定;在决策过程中,应当注意听取有关专家学者的建议或论证,注重“外脑”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在决策过程中注意听取下级人员的意见,以便收集更为广泛的信息,而且使决策的执行获得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注意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以使政府的决策更加符合人民的意见,更加充分地反映民意。
②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所谓决策科学化,意味着决策目标符合客观实际,选定方案切实可行,决策的实施能够产生预期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使整个决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科学化的要求。具体来说,科学化要求,决策问题的界定必须准确,决策的目标必须有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决策方案必须有利于决策目标的实现,对各备选方案必须考虑各方因素而加以合理选择。
(2)公民网络参与对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的影响
当前,互联网已不仅仅是一种现代信息交流工具,更是聚集民意、凝聚民心、问计于民的重要平台。网络越来越引起政治家和政府官员的重视,各级政府官员纷纷利用网络与网民交流,了解社会问题、关心社会疾苦、倾听民间呼声,从而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方便快捷的网络已经成为联系政府和公众、官员与公民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桥梁,网络日益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的“引擎”,是巩固和提高执政能力的新体现。探讨网络公民参与对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并针对消极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对建立服务型政府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①网络公民参与促进了政府政策的制定。
有助于政策议题的建构。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网络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途径和渠道越来越引起政治领袖和权力精英的关注,已经成为政策议题构建和民意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网络公民参与有利于决策层发现社会问题,从而将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建立政策议程,通过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加以解决。
②促进政府决策信息的公开化
信息公开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开放政府的根本。政务公开在民主制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互联网时代以前,信息为政府及官员所垄断,公众只能了解有限的信息。网络的兴起以及大规模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政务公开的步伐,拓展了政务公开的范围。
③有助于政策主体的多元互动
在网络化时代,面对多元的权力主体。必然要求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有更多的发言权、扮演更大的作用,使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得到重视和体现,为维护自身的权益而影响政策问题的界定、政策方案的选择,是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的体现。
④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拥有高质量的信息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公共政策信息网络系统,这套系统包括: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专业化的信息队伍,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职能作用,从而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