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根据工程建设标准电气专业强制性条文的概念,请回答下列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有关防雷设施设置的问题。
单选题
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几类防雷建筑物?______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第3.0.2条。在可能发生对地闪击的地区,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1)凡制造、使用或储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轰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3)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所以答案选A。
单选题
在具有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害的场所应采取的防雷措施是什么?______
- A.独立避雷针、防闪电电涌侵入、防闪电感应
- B.防直击雷、防闪电电涌侵入
- C.防直击雷、防闪电电涌侵入、独立避雷针
- D.防直击雷、防闪电电涌侵入、防闪电感应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第4.1.1条。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并应采取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本规范第3.0.3条第5~7款所规定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尚应采取防闪电感应的措施。
所以答案选D。
单选题
排放爆炸危险气体由无管帽的放散管排放,放散管装有自动点火装置。长期点火燃烧,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是什么?______
- A.保护到点火火焰最高点
- B.保护到距管口处水平距离2m
- C.保护到管口上方半径5m的半圆球
- D.保护到管口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第4.2.1-3条。
所以答案选D。
单选题
爆炸危险气体、蒸汽或粉尘的放散管等的管口处,由无管帽的放散管向大气放散,管口外什么空间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______
- A.水平距离5m,垂直距离1m
- B.管口上方半径5m的半球体
- C.水平距离2m,垂直距离2.5m
- D.管口上方半径2m的半球体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第4.2.1-2条。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汽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的管口外的下列空间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1)当有管帽时应按下表的规定确定。
2)当无管帽时,应为管口上方半径5m的半球体。
3)接闪器与雷闪的接触点应设在本款第1项或第2项所规定的空间之外。
装置内的压力与周围空气 压力的压力差/kPa | 排放物对比于空气 | 管帽以上的 垂直距离/m | 距管口处的 水平距离/m |
<5 | 重于空气 | 1 | 2 |
5~25 | 重于空气 | 2.5 | 5 |
≤25 | 轻于空气 | 2.5 | 5 |
>25 | 重或轻于空气 | 0 | 5 |
注:相对密度小于或等于0.75的爆炸性气体规定为轻于空气的气体;相对密度大于0.75的爆炸性气 体规定为重于空气的气体。 |
所以答案选B。
单选题
压力差为3.5kPa的爆炸危险气体由有管帽的放散管向大气放散,排放气体的比重重于空气,则管口外什么空间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______
- A.管口水平距离2m,管帽以上的垂直高度2.5m
- B.管口上方半径5m的半球体
- C.管口水平距离2m,管帽以上的垂直高度1m
- D.管口上方半径2m的半球体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第4.2.1条表4.2.1。
所以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