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人民币万元) | ||
项目 | 20×8年(未审数) | 20×7年(已审数) |
营业收入 | 65030 | 55320 |
营业成本 | 57720 | 48180 |
资产减值损失 | ||
其中:应收账款 | 220 | 190 |
存货 | 673 | 657 |
固定资产 | 65 | 54 |
合计 | 958 | 901 |
项目 | 20×8年12月31日(未审数) | 20×7年12月31日(已审数) |
存货账面余额 | 15752 | 6073 |
减:存货跌价准备 | 600 | 530 |
存货账面价值 | 15152 | 5543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
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 | 200 | 1200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 200 | 1200 |
项目 | 20×8年年初数 (已审数) |
本年增加 (未审数) |
本年减少 (未审数) |
20×8年年末数 (未审数) |
在建工程——X生产线 | 0 | 962 | 0 | 962 |
减: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 0 | 0 | 0 | 0 |
在建工程账面价值 | 0 | 962 | 0 | 962 |
其中:利息资本化 | 0 | 70 | 0 | 70 |
固定资产原价 | ||||
其中:房屋建筑物 | 5370 | 340 | 217 | 5493 |
机器设备 | 8912 | 160 | 73 | 8999 |
小计 | 14282 | 500 | 290 | 14492 |
减:累计折旧 | ||||
其中:房屋建筑物 | 2933 | 170 | 126 | 2977 |
机器设备 | 3465 | 901 | 65 | 4301 |
小计 | 6398 | 1071 | 191 | 7278 |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183 | 65 | 70 | 178 |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 7701 | 7036 | ||
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 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
0 | 0 | 1000 | 1000 |
资料一 所列事 项序号 |
是否可能表 明存在重大 错报风险 (是/否) |
理由 | 重大错报风险属 于财务报表层次 还是认定层次 (财务报表层次/ 认定层次) |
账户及相 关认定 |
(1) | 是 | 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出口贸易减 少,且销售价格出现大幅下降, 但是营业收入较20×7年增长 17.55%,存在虚增营业收入的 风险;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平均 下降5%,且销售数量下降,但 是营业成本较20×7年增长 19.8%,存在虚增营业成本的 风险 |
认定层次 | 营业收入/发 生、准确性; 营业成本/发 生、准确性; 存货/完整性、 计价和分摊 |
(2) | 是 | 20×8年9月~10月进行了大量 的采购,导致存货年末相比上 年大幅度上升。而甲公司计提 的存货资产减值损失金额跟上 年持平,存在资产减值损失少 计的风险 |
认定层次 | 资产减值损失/ 完整性 存货/计价和 分摊 |
(3) | 是 | 在建工程因故停建,且暂不启 动X生产线的建设,但是甲公 司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却为零, 存在少计提减值准备的风险; 在建工程非正常间断超过3个 月,应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 但是利息资本化金额为70万元 (1000×7%),存在多计借款资 本化金额的风险 |
认定层次 | 资产减值损失/ 完整性 在建工程/计价 和分摊 |
(4) | 是 | 甲公司决定淘汰一批旧设备, 且签订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 应该计提相应的减值83万元 (98-15),但甲公司仅对于固 定资产整体计提了65万元的减 值,存在少计减值的风险 |
认定层次 | 固定资产/计价 和分摊 资产减值损失/ 完整性 |
(5) | 是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出现大 幅下跌,应该计提相应的资产 减值损失,但是甲公司计入了 资本公积中 |
认定层次 | 资产减值损失/ 完整性 资本公积/存在 |
(6) | 是 | 大额贷款到期,且没有取得另 外的维持日常经营所需资金, 造成整体层面出现重大错报 风险 |
财务报表层次 | — |
资料三所列 实质性程序 序号 |
资料三所列实质性程序对 发现根据资料一识别的认 定层次重大错报是否直接 有效(是/否) |
与资料一的第几 个事项的认定层 次重大错报风险 直接相关 |
理由 |
(1) | 是 | (1) | 通过毛利率差异分析和具体比 较,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 情况,识别人为调节营业成本 而导致的错报 |
(2) | 是 | (1) | 检查售价是否符合价格政策, 确定记录的销售价格是否与实 际相符 |
(3) | 是 | (1) | 检查发运凭证并核对相关信息, 可以确定存货确实发送给真实 的客户,证明交易的真实性 |
(4) | 是 | (1) | 以营业收入记账凭证为起点, 检查至发运凭证和销售合同, 可以识别提前确认的或者虚构 的营业收入 |
(5) | 是 | (2) | 通过独立验算存货期末可变现 净值,并与甲公司已有计算结 果比对,可以识别甲公司高估 存货可变现净值而少计存货跌 价准备的情况 |
(6) | 是 | (2) | 对应科目之间的核对,可以确 定金额是否准确 |
(7) | 否 | — | — |
(8) | 是 | (4) | 检查对预计净残值的调整是否 正确,可以得知计提的相应的 减值是否充分 |
(9) | 否 | — | — |
(10) | 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