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各种市场组织的经济效率。
经济效率, 是指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 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 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 市场结构类型直接影响经济效率的高低, 对不同市场结构的分析可以得出: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 其次是垄断竞争, 再次是寡头市场, 垄断市场的经济效率最低。 即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 则经济效率也就越高; 反之, 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 则经济效率越低。
(1) 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
如图3所示,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确定的均衡点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均衡价格就是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交点所对应的价格, 其平均收益曲线、 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重合,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率。
图3 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
①从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分析。 边际成本度量了社会生产一单位产品耗费资源的成本, 而市场价格则衡量了消费者愿意支付给该单位产品的货币(或其他商品) 数量, 即社会给予该单位产品的价值评判。 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最后一单位的产量耗费的资源的价值恰好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 此时该产量达到了最优。 这说明, 完全竞争企业的产量是最优的。
②从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看。 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 生产者提供该数量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补偿企业的生产费用, 从而企业没有获得超额利润, 消费者也没有支付多余的费用, 这对于买卖双方都是公平的。 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市场价格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而在企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 企业的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都等于市场价格, 所以, 企业提供的生产量恰好处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这就是说, 当提供该产量时, 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中选择了成本最低的一个。 所以, 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在技术上是最优的, 因为企业利用了现有技术提供的最低的生产成本。
③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通过价格的自由波动来实现的, 所以, 当由于消费者的偏好、 收入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需求发生变动或由于生产技术、 生产要素供给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供给发生变动时, 市场价格可以迅速做出反应, 及时根据市场供求的状况进行调整。 另外, 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提供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别, 因而企业没有必要通过广告之类的宣传媒介强化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所以,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
(2) 垄断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
与完全竞争相比, 垄断竞争由于有着较低的产量和相对较高的市场价格, 导致垄断竞争的无效率, 这种无效率表现在:
①无谓损失。 无效率的来源之一是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加成, 由于价格加成的存在, 一些对物品的评价高于生产的边际成本但低于价格的顾客没有购买物品。因此, 垄断竞争市场存在垄断定价时正常的无谓损失。
②市场上的企业数量可能并不是“理想”的数量, 可能有太多或太少的企业进入。 可以根据外部性来理解: 产品多样化的正外部性和抢走业务的负外部性, 这两种外部性与垄断竞争的条件密切相关, 产品多样化的外部性的产生, 是因为新企业提供了不同于原有企业产品的产品; 抢走业务外部性的产生, 是因为企业使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因此总渴望多卖出一些产品, 从而引起企业数目太多或太少。 而在完全竞争市场, 这两种外部性都不存在。 总之, 垄断竞争市场不具有完全竞争市场所具有的全部合意的福利特点。
(3) 寡头市场的经济效率
在寡头市场上, 厂商的需求曲线不太确定, 一般认为, 寡头市场是与垄断市场比较接近的市场组织, 其竞争程度介于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之间。 在长期均衡时, 寡头厂商的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高, 产品的均衡数量比较低, 经济效率低于垄断竞争市场, 但高于完全垄断市场。
(4) 垄断市场的经济效率
垄断厂商是市场上唯一的生产者, 所以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 垄断厂商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进行生产决策, 依据最优产量在需求曲线上确定价格。 如图4所示, 垄断者利润最大化时, MC曲线与MR曲线相交,此时可以确定均衡产量为Q1 , 然后用需求曲线D找出消费者购买这种均衡产量时的价格为P1 。
①垄断者选择生产并销售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的产量Q1, 完全竞争市场将会选择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的产量Q0, 垄断者生产的产量Q1小于社会有效率的产量Q0 , 即垄断者生产的产量小于社会有效率的产量, 垄断造成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