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以下说明,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说明]
系统集成公司DX承接了某家大型超市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项目。该超市近年收购了多家小型超市,目前需要进行电子商务平台横向联网的整合、升级改造原有网络系统和部分硬件设备、定制开发部分应用软件系统,以及进行软硬件系统的集成工作等。该项目计划从2011年1月1日开始,至2012年10月31日完成,持续22个月。该项目每项任务的持续时间和每月人员需求数量如表1所示。每项任务的逻辑关系和部分时间信息如图1所示。
表1 每项任务持续时间和每月人员需求数表
|
任务名称
|
持续时间(月)
|
每月需求人数
|
|
任务名称
|
持续时间(月)
|
每月需求人数
|
需求调研
|
5
|
8
|
硬件方案及配置
|
7
|
5
|
系统分析
|
3
|
4
|
集成与试运行
|
4
|
9
|
系统设计
|
8
|
3
|
培训与验收
|
5
|
7
|
编程与测试
|
7
|
2
|
|
问答题
请根据图1的项目任务逻辑关系,请计算并填写图1中(1)~(6)处空缺内容。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5
(2)6
(3)6
(4)5
(5)1
(6)13
[解析] 在图1项目计划网络图中,根据表2所给定的各项工作持续时间,顺着箭线方向可以逐项计算出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对于“编程测试”工作其紧前工作有两项(即“需求调研”工作和“系统分析”工作),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各个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即“需求调研”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5个月);或者是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减去工作持续时间(即12-7=5个月)。
某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或该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例如,在图1中,“编程测试”工作总时差为6-5=1个月。
在图1项目计划网络图中,从网络计划的终止节点,逆着箭线方向可以逐项计算出各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某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加上其总时差之和。例如,在图1中,“编程测试”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为12+1=13个月。
某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总时差之和。例如,在图1中,“硬件方案”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为0+6=6个月。
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该工作的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去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例如,在图1中,“硬件方案”工作的紧后工作仅有“集成与试运行”工作,其自由时差为13-7=6个月。
问答题
根据图1中的最早开始时间,请将如图2所示的该项目甘特图绘制完整。
ID
|
任务名称
|
2011年
|
2012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
|
需求调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系统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系统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编程与测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硬件方案及
配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集成与试运
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培训与验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2 项目甘特图
【正确答案】
问答题
根据该项目最早开始时间的甘特图,请计算每月人工需求量并填写表2中①~⑦处的空缺内容。若该项目进行人力资源平衡的优化,优化配置后每个月所需的最多人员数量至少为
__⑧__
人。表2中“***”表示此处的数据未给出。
表2 每项任务持续时间和每月人员需求数表
|
序号
|
进度时间/月
|
人员需求量(人)
|
|
序号
|
进度时间/月
|
人员需求量(人)
|
1
|
2011年1月
|
①
|
12
|
2011年12月
|
***
|
2
|
2011年2月
|
***
|
13
|
2012年1月
|
⑤
|
3
|
2011年3月
|
***
|
14
|
2012年2月
|
***
|
4
|
2011年4月
|
***
|
15
|
2012年3月
|
***
|
5
|
2011年5月
|
②
|
16
|
2012年4月
|
⑥
|
6
|
2011年6月
|
***
|
17
|
2012年5月
|
***
|
7
|
2011年7月
|
③
|
18
|
2012年6月
|
***
|
8
|
2011年8月
|
***
|
19
|
2012年7月
|
***
|
9
|
2011年9月
|
***
|
20
|
2012年8月
|
⑦
|
10
|
2011年10月
|
④
|
21
|
2012年9月
|
***
|
11
|
2011年11月
|
***
|
22
|
2012年10月
|
***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①17
②13
③10
④5
⑤3
⑥9
⑦7
⑧12
[解析] 根据图3所示的甘特图中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结合表2每项任务每月人员需求数量,可以得到如表3所示的每月人员需求数量。
表3 每月人员需求数量计算表
|
ID
|
任务名称
|
2011年
|
2012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
|
需求调研
|
8
|
8
|
8
|
8
|
8
|
|
|
|
|
|
|
|
|
|
|
|
|
|
|
|
|
|
2
|
系统分析
|
4
|
4
|
4
|
|
|
|
|
|
|
|
|
|
|
|
|
|
|
|
|
|
|
|
3
|
系统设计
|
|
|
|
|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
|
|
|
|
|
|
|
|
4
|
编程与测试
|
|
|
|
|
|
2
|
2
|
2
|
2
|
2
|
2
|
2
|
|
|
|
|
|
|
|
|
|
|
5
|
硬件方案及
配置
|
5
|
5
|
5
|
5
|
5
|
5
|
5
|
|
|
|
|
|
|
|
|
|
|
|
|
|
|
|
6
|
集成与试运
行
|
|
|
|
|
|
|
|
|
|
|
|
|
|
9
|
9
|
9
|
9
|
|
|
|
|
|
7
|
培训与验收
|
|
|
|
|
|
|
|
|
|
|
|
|
|
|
|
|
|
7
|
7
|
7
|
7
|
7
|
每月人工需求量小
计
|
17
|
17
|
17
|
13
|
13
|
10
|
10
|
5
|
5
|
5
|
5
|
5
|
3
|
9
|
9
|
9
|
9
|
7
|
7
|
7
|
7
|
7
|
在图1项目计划网络图中关键路径为:开始→需求调研→系统设计→集成与试运行→培训与验收。为了考查该项目每月所需的最少人数,可以先安排关键路径上各项工作的人数,再优化调整具有自由时差的工作的启动时间。关键路径上各项工作的启动时间及人数的安排是确定的,在保证关键路径上作业及其紧前作业按时完成的情况下,“系统分析”、“编程与测试”、“硬件方案及配置”3个工作启动时间的安排就需要综合考虑平衡每个月所需的人数。表2给出了该项目每月人员需求数量优化配置的一种方案。该方案综合考虑到“硬件方案及配置”工作具有6个月的自由时差,将其安排在第7个月初开始,第13个月末结束。当然,在保证关键路径上作业及其紧前作业按时完成的情况下,表4“系统分析”、“编程与测试”、“硬件方案及配置”3个工作启动时间的安排还可以有多种组合排列方式,但是不管何种组合排列方式,该项目工作优化配置后每个月所需的最多人员数量至少为12人。
表4 该项目每月人员需求数量优化配置方案之一
|
ID
|
任务名称
|
2011年
|
2012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
|
需求调研
|
8
|
8
|
8
|
8
|
8
|
|
|
|
|
|
|
|
|
|
|
|
|
|
|
|
|
|
2
|
系统分析
|
4
|
4
|
4
|
|
|
|
|
|
|
|
|
|
|
|
|
|
|
|
|
|
|
|
3
|
系统设计
|
|
|
|
|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
|
|
|
|
|
|
|
|
4
|
编程与测试
|
|
|
|
|
|
2
|
2
|
2
|
2
|
2
|
2
|
2
|
|
|
|
|
|
|
|
|
|
|
5
|
硬件方案及配置
|
|
|
|
|
|
|
5
|
5
|
5
|
5
|
5
|
5
|
5
|
|
|
|
|
|
|
|
|
|
6
|
集成与试运行
|
|
|
|
|
|
|
|
|
|
|
|
|
|
9
|
9
|
9
|
9
|
|
|
|
|
|
7
|
培训与验收
|
|
|
|
|
|
|
|
|
|
|
|
|
|
|
|
|
|
7
|
7
|
7
|
7
|
7
|
每月人工需求量小计
|
12
|
12
|
12
|
8
|
8
|
5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8
|
9
|
9
|
9
|
9
|
7
|
7
|
7
|
7
|
7
|
问答题
请简要叙述“滚动波浪式计划”方法的特点和确定滚动周期的依据。针对本试题说明中所述项目,说明采用多长的滚动周期比较恰当。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①特点:近期的工作计划得较详细,远期的工作计划得较粗略
②依据:根据项目的规模、复杂度及项目生命周期的长短来确定
③滚动周期:1周、2周,或1~2周的时间周
[解析] 滚动波浪式计划是项目渐进明细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是近期的工作计划得细一些,远期的工作计划得相对粗略一些。换言之,近期要完成的工作为工作分解结构(WBS)的最下层详细计划,而计划在远期完成的工作为工作分解结构的较高层计划。最近一两个报告期要进行的工作应在本期接近完成前更为详细地规划。
滚动波浪式计划中的滚动周期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复杂度及项目生命周期的长短来确定。项目生命周期中有3个与时间相关的重要概念,即检查点(Checkpoint)、里程碑(Milestone)和基线(Baseline)。它们一起描述了在什么时候对项目进行什么样的控制。其中,检查点是指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对项目进行检查,比较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差异进行调整。可将检查点看作是一个固定间隔的“采样”时间点,而时间间隔根据项目周期长短的不同而不同。若频度太小会失去意义,而频度过大会增加管理成本。常见的间隔是每周一次,项目经理需要召开周例会并上交周报告。
在本案例中,该信息系统项目是针对一个大型超市、涉及软硬件集成工作的较大型及复杂的项目,滚动波浪式计划中的滚动周期可确定为1周(或2周,或1~2周的时间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