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素质教育之我见”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王平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王平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王平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王乎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结合新的教师观,谈谈你对陈老师的看法。______________

  • 1、
【正确答案】 1、

【参考范文】

素质教育之我见素质教育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与灵魂。

首先,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化,更是一种感悟。德育,是教育再生意义的基础。正如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中所言,学生的发展质量是教育质量的核心。我非常同意这一观点。扬雄曾经说过:“中国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不论以后造的是上海金茂大厦的88层大楼,还是平房,我们所打的都是金茂大厦的地基,虽然这种基础可能会浪费。我认为,平房和金茂大厦共有的部分是什么,这才是基础教育最应该关注的。”这虽然是一个比喻,但确实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我曾读过这样一则教育案例:2006年9月2日下午,某小学6年级2班的学生,13岁的李宏有要与同学出去玩,谁知孩子从那就再也没有回来。9月9日上午,李父报案。班主任在班上问李宏有下落时,一个孩子说出令人震惊的话:“听朱某说,李宏有已经淹死了。”班主任找来一直没有异样的学生,3个男孩终于说出隐藏在心中4天的秘密,结果令人震惊。李某溺水而亡,害怕挨打,3个小脑袋瓜不约而同想到要“保密”。于是在河岸边,他们之间定下了永不泄密的“盟约”。在隐藏李宏有的衣物、自行车后。杨某、朱某、张某神情自若的回了家。父母没有从孩子们稚气的脸上看出任何异常。更令我心寒的是,张某、杨某、朱某这3个孩子年龄分别是12岁、12岁、13岁,他们是李宏有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爱心教育是我们现如今教育中最重要的人格素质教育。一个学习再好的学生,即使最后成为博士,却没有做人基本的道德责任心。这样的人当科学家我们敢要吗?像这样为国家,为人民谋福利的“科学家”值得信赖吗?因此,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是培养发展中人的重要场所,而素质教育更是培育人人格发展的灵魂之基。所以,要更加予以重视。

其次,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引导,而不是体罚。有这样一则案例:某校一名老师,因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而用“手板”进行严厉处罚,并要求学生每人带一根木板,在木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以备体罚之用。50多名同学见到他都非常害怕,家长为此也十分愤怒。但学校声称,是因为这个班不好教,所以要求每人带一教鞭,供老师使用。学校作为培养人发展的重要场所,声称学生不好管,就允许拿教鞭打,这规定,从何而来?是义务教育的“法规”吗?这真是令人难以理解。爱,是一种情感,是不可以被强迫和勉强的,作为教师你可以不爱你的孩子们,但尊重他们,是教育底线。

再次,素质教育不是选择适合调教的学生,而是为不同的学生服务。面对谬皮捣蛋的孩子,有的老师说,打是亲骂是爱,我爱学生才会打骂他们。是的,现在很多老师因为“恨铁不成钢”打学生,把自己变成了“罚判官”。老师将“师爱”,引进弯路,真诚的爱心多了许多专制的色彩。但是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有了教育不一定说就拥有了教育智慧。你说你爱学生,但你敢说你有孩子的亲生父母更爱他们的孩子吗?家长爱他们的孩子,他们接受过教育,但不等于他们就拥有教育智慧!正是因为父母们懂得这一点,所以将他们的信任与真诚寄予学校和老师。而教师有时却将这种爱引入歧途。

正是因如此,往往会引起学生反叛的心理,这灵魂的工程师因而就失却本有的效应。

新的教师观要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个性的塑造者,人生的引路人,潜能的开发者,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作为一名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学会总结,学会反思,掌握教育智慧。在面对爱捣蛋孩子时,应有“反弹瑟琶别有情”的思想,如批评的话,赞扬地说;严肃的话,风趣地说;直白的话,委婉地说。那么这诚挚的教育之美,就可以感化心灵,成为动力,成为学生良好的催化剂。人非草木,皆有真情,如果一味地在自己的头上加一顶专制的帽子,那么心灵的呼唤就永远得不到另一颗心灵的回应,这种爱之间永远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用教育智慧去拯救,唤醒一只迷途的“小兔”吧,让爱在心灵间生长,萌芽,长成一颗长满绿荫的“参天大树”。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