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某一级公路的桥梁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台最大尺寸为:长8m、宽6m、高3m,梁体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 桩身混凝土浇筑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到场就施工方法对作业人员进行了口头交底,随后立即进行1号桩桩身混凝土浇筑,导管埋深保持在0.5~1.0m。浇筑过程中,拔管指挥人员因故离开现场。后经检测表明1号桩出现断桩。 施工中还有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场地限制的原因,现场采用泵送混凝土,并提出了以下技术要求: (1)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2)泵送混凝土中应掺入外加剂。 (3)严格控制泵送混凝土试配时的坍落度值。 事件2:项目部新购买了一套性能较好、随机合格证齐全的张拉设备,并立即投入使用。 问题:
问答题 指出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桩身混凝土浇筑前技术交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正确做法。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不应口头技术交底。 正确做法:技术交底应书面进行,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指出背景中桩身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桩身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拔管指挥人员离开现场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拔管应有专人负责指挥。 导管埋深保持在0.5~1.0m也不正确,正确的做法是:导管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并经常测探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调整导管埋深。
【答案解析】
问答题 针对事件1,改正第(1)条的错误;指出第(2)条中应掺人的外加剂种类以及对第(3)条中的坍落度值有何规定?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1)条应修改为:泵送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第(2)条中,泵送混凝土中应掺入泵送剂或减水剂。 第(3)条中,泵送混凝土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应为:入泵时的坍落度加从拌和站至入泵前的预计经时损失值。
【答案解析】
问答题 事件2中,施工单位在张拉设备的使用上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不正确,因为张拉机具应与锚具配套使用,并应在进场时进行检查和校验。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