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癸丑报灾”是指“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二次革命”失败之后,袁世凯政府宣布国民党为“乱党”,凡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一律扣以“乱党报纸”的罪名而查封。北京、天津、武汉、广州、长沙、成都、福州、南昌、开封等地的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全部被查封。非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只要有碍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也被乘机剿灭。一些本来拥袁的报纸也有因“城门失火”被殃及者。 (1)在北京,《超然报》本是军阀江朝宗津贴的报纸,因刊登《顺天府中之黑幕》一则消息,被赵秉钧指为“诋毁军人名誉”而被查封。政治上相当保守的《正宗爱国报》,因一个编辑写的时评中有“军人为国家卖命,非为个人卖命。若为个人,可谋生之处甚多,何必从军”等语,就被扣上“迹近通匪,煽惑军心”的罪名而被查封,该报社长丁宝臣后来也遭到枪杀。 (2)在广州,袁世凯的代理人龙济光在一天之内就查封了《中国日报》、《平民报》、《中原报》、《民生报》、《讨袁报》、《觉魂报》等六家反袁的国民党报纸。教会报纸《震旦报》因言论激烈而被封,发行人康仲荦被杀。一向“拥护中央”的《粤声报》、《民治报》、《公论报》等,因被怀疑与国民党的粤军和民军有关连,也先后被查封。 (3)在福州,《福建民报》、《群报》、《共和报》等被封,主笔被捕。 (4)在开封,《民立报》编辑敖瘦蝉撰写了一幅悼念宋教仁的挽联:“目中竞无拿破仑,宜公先死;地下如逢张振武,说我就来。”这副对联发表后,敖瘦蝉被袁世凯的爪牙逮捕并枪决。 (5)上海的情况稍有不同。《民立报》、《民权报》、《民强报》、《天铎报》、《国民日报》等国民党报纸,因在上海租界内出版,袁世凯政府无权直接查封,但由内务部明令各地“禁止售卖”,致使这些报纸发行受阻,印数骤降至几百份,因经济上难以维持而被迫停刊。《中华民报》则因总编辑邓家彦被袁世凯政府咨请租界当局逮捕、判刑而停刊。 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较之民国元年的500家锐减300多家,北京的上百家报纸也只剩下20余家。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癸丑报灾”是中国新闻史上对报业的一次沉重打击。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