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患者,男性,26岁。自幼由爷爷奶奶抚养,备受溺爱。近学龄时说话仍如幼童,如“坐车车”、“吃饭饭”等。曾至口腔医院检查,医生并未发现器官结构异常,认为是教养方式问题,建议将孩子交回父母抚养。患者回父母身边后,爷爷奶奶不放心,仍陪住半年多时间,其间对患者有求必应,患者外出游玩不愿走路,爷爷奶奶则轮流背着。一直与父母感情有隔阂。学习成绩不理想,自私,与同学关系紧张,常发生冲突。高中毕业后家人设法让其参军,希望部队生活能对其行为方式有所改变。患者在部队吃不得苦,经常要求请假回家,若不能获准,即用刀片割手腕,要挟领导并多次以此达到目的。复员后入工厂上班,也常以割手腕方式胁迫班组长答应其各种要求。结识一吸毒女青年,不顾家人反对,要与该女谈恋爱,并逼迫父母拿钱给该女戒毒。入院前1周,妹妹带多位同事到家玩,临走时一客人找不到鞋,妹妹询问患者是否错穿,患者勃然大怒,骂妹妹无端怀疑他,并用刀将自己左小手指剁下,证明自己的清白。 体检无重大阳性体征。 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对答切题,未见明显幻觉、妄想。患者承认自我控制能力差,好发脾气,常干傻事,事后也挺后悔,但还是一再地犯。自称发脾气毫无先兆,似乎由平静到发怒只有“0.01秒”的间隔。 请回答以下问题:
问答题 该患者的诊断及其诊断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该患者以情感爆发和明显的冲动行为作为主要表现,诊断为冲动性人格障碍。主要的诊断依据有:(1) 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2) 易与他人发生争吵和冲突,特别在冲动行为受阻或受到批评时,具体表现在:① 有突发的愤怒和暴力倾向,对导致的冲动行为不能自控;② 对事物的计划和预见能力明显受损;③ 不稳定及反复无常的心境;④ 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紧张或不稳定,常导致情感危机;⑤ 经常出现自杀、自伤行为。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该患者应排除其他哪些疾病?
【正确答案】 冲动性行为可见于癫痫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或情感障碍患者中,常因幻觉妄想支配,或在情感异常基础上行为举止轻率不计后果,或易激惹而攻击他人等。一般根据较明确的起病界限,原发疾病的特征性表现可以鉴别。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请拟定一个治疗方案。
【正确答案】采取综合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1) 药物治疗,可给予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盐等;(2) 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认识个性缺陷,鼓励改变行为模式。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