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时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问题:
问答题 7.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答案解析】
问答题 8.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正确答案】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他们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
【答案解析】
问答题 9.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正确答案】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使农民十分不满。
【答案解析】
问答题 10.据上述材料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和实质。
【正确答案】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它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
【答案解析】1861年改革是一场以沙皇为首的农奴主实行的改革,目的在于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