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试论经济政策手段的特征与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关系,政策手段怎样配合运用。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因此,任何一项经济政策的制定都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目标而进行的。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约有四种,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就是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手段和措施。
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率为4%。
物价稳定:即把通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为百分之十以下。
经济增长: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
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矛盾。
首先,要实现既定的经济政策目标,政府运用的各种政策手段,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如果财政当局与货币当局的政策手段和目标发生冲突,就达不到理想的经济效果,甚至可能偏离政策目标更远;其次,政府在制定目标时,不能追求单一目标,而应该综合考虑,否则会带来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副作用。因为经济政策目标相互之间不但会存在互补性,也存在一定的冲击,如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间就存在两难选择;最后,还要考虑到政策本身的协调和对时机的把握程度。上述这些都影响政策有效性,即关系到政府经济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实现的程度。因此,政府在制定经济目标和经济政策时应该作整体性的宏观战略考虑和安排。
(2)经济政策手段的特征与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关系
要实现一定的经济政策目标而采取何种经济政策手段,要视经济政策手段的特征而定。如果经济出现严重衰退时,就不该采取作用缓慢的手段,而要采取作用猛烈的手段,如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举办公共工程等来抑制严重的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回升。如果经济运行中出现衰退的苗头时,就不该采取作用猛烈的手段,而采取某些作用缓慢的手段,如有计划的收购债券,缓慢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等,缓慢刺激经济,以免出现严重衰退。因此,为实现一定的经济政策目标而运用经济政策手段时,必须了解政策手段的特点,单独或配合使用。
(3)政策手段的配合运用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逆经济风向”行事的特点,经济形势“紧”(失业、萧条),采用“松”政策;经济形势“松”(膨胀),采用“紧”政策。但这不是绝对的,可能的搭配形式有:
①“双松”的搭配。如果社会需求不足,可以采用“双松”政策,即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能有效刺激需求。
②“双紧”的搭配。如果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可以采用“双紧”政策,即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能有效抑制总需求。
③“松紧”或“紧松”的搭配。“松紧”搭配是把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配合运用,以便在刺激总需求时,不会引起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紧松”搭配是把收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配合运用,以便能降低利息率,增加投资,又可以减少政府支出,稳定价格水平。
总之,通过相机抉择政策手段的协调运用,就能够有效刺激总需求,或更有效制止通货膨胀,以便在刺激总需求时,不致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或者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又不引起过分严重的失业,或者使通货膨胀和失业同时得到有效控制。
(4)政策目标的协调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但是,在实践中,这些目标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对于这些矛盾,不可能单纯依靠需求管理得到解决。由于经济增长是长期问题,必须研究供给方面的问题。西方经济学为协调政策目标,采取了以下对策:
①财政支出政策的微观化。实行宏观财政政策时,不仅调节总支出量,还要考虑结构,通过财政支出促进部门结构的合理化。支出用于劳动密集部门,可扩大就业;用于资本密集部门,增加供给,抑制物价上涨;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经济增长。
②财政收入政策的微观化。收入政策通过税收结构变化和征收范围调整,来促进经济资源充分利用,使税收政策有利于某些部门产品增加和吸收失业,既能维持物价稳定,又能扩大就业。
③货币政策的微观化。针对不同市场、不同部门和不同类型的放款限额、信贷条件和利息率,进行局部调整来增加资本流动性,调节资本的供求,既促进经济增长,又增加就业,还不影响物价。
④人力政策。其主要目标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一方面,通过“人力投资”提高劳动力质量,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使非熟练工人掌握新技术,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解决结构性失业。
⑤能源政策。能源供给对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都有重要作用。政府要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调节能源供给和需求,保证经济增长,维持开工率和就业,稳定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