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有时会有一些偶然的发现。这些偶然发,正因为它不在预料之中,往往可以成为研究的新起点,为科学宝库增光添彩。而对偶然发现的关注和探索,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洞察力不只是“我发现了”这种灵光一闪式的顿悟,更是—种“善于发现、透彻分析、苦心钻研”的科学研究方式。
科学发现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为了研究胰的消化功能,明可夫斯基给拘做了胰切除术,狗的尿引来了许多苍蝇,他对尿进行分析后,发现尿中有糖,于是领悟到胰和糖尿病有密切关系。
青霉素的发现同样如此。英国圣玛丽学院的细菌学讲师弗莱明早就希望发明—种有效的杀菌药物。1928年,当他正研究毒性很大的葡萄球菌时,突然发现原来生长的很好的葡萄球菌全都消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原来有些霉菌掉到葡萄球菌里了。显然消灭葡萄球菌的,不是别的,正是青霉素,这—偶然事件,促成了药物青霉素以及一系列其他抗菌寨的发明。这是现代医药学中最大成就之一。
洞察力可以改变世界,我们普通人也需要用洞察力去解决很多困扰我们的问题,从而使工作和生活效率更高。
请参考给定材料,围绕“探索、发现与洞察力”这一主题,结合实际,自拟题目,写—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证充分,字数800-1000字。
【正确答案】 【参考范文】
勇于探索、发现,提升洞察力
世界庞繁复杂,许多人都渴望得到“—双慧眼”把这个世界看个明白,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够看的明白、真切。苹果砸落,砸中过成千上万个脑袋,只有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食物发了霉,赶紧倒掉,只有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这双“慧眼”其实是一种洞察力,这种洞察力不只是“我发现了!”,还足灵光一闪式的顿悟,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具有非凡洞察力的人总是抱着开放的态度,发现他人未曾注意的问题,从而最先发现新颖的、潜在的、更最价值的目标。试问沃森与克里克这两个初出茅庐的研究者何以能解开DNA的奥秘?同样研究这—课题的资深科学家罗莎琳徳却与这—重大发现失之交臂。当时的科学界普遍认为,DNA结构过于简单,无法承担遗传密码,肯定是蛋白质包含了基因信息。罗莎琳徳的研究是为了证明DNA的意义,而沃森与克里克则竭尽努力研究DNA的双螺旋结构,以证实DNA的遗传学意义。固定思维让罗莎琳徳对各种新发现视而不见,最终与重大发现失之交臂。既成的观念裹挟让失意者寸步难行,而开放的态度才能助飞成功者的思维。
说到底,洞察力是指一个人深入事物或问题的能力,是对—件事物的留心程度、观察程度。提高洞察力需要我们对身边的每—个人或者每—件事都进行细心的观察,勇于探索、发现、区分两个事物间的异同点,无论它是多么的常见与平凡。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忽视任何一件小事,因为小事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很大的秘密。如果我们不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个秘密就会永远地被隐藏。历史上包拯、狄仁杰的洞察力如同“火眼金睛”,能看到任何一个蛛丝马迹,然而这种“火眼金睛”却是诸多知识的储备和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总之,只要我们能够留心观察,勇于探索、发现,就能不断深入事物或问题,进而提升洞察力。
洞察力参杂了分析和判断能力,是—种综合能力。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在不断地运用这种能力,正如音乐家的音感会特别敏锐;文学家在诗、词、文章的表达会特别精准;演讲家的感染力会特别强……不管是瞬间的灵光,还是长期的积累沉淀,洞察力都给我们带来了改变的机会。
一言以蔽之,勇于探索、发现,提升洞察力,就可以改变世界。达尔文凭借洞察力提出进化论,沃森和克里克靠洞察力发现DNA……洞察力还可以帮我们寻常人解决日常困惑,从而提高我们工作和生活效率。
【答案解析】 【材料分析】
材料指出偶然的发现可以成为研究的新起点,成就非凡。而对偶然发现的关注和探索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洞察力是—种顿悟,更是一种“善于发现、透彻分析、苦心钻研”的科学研究方式。洞察力可以改变世界,帮我们解决很多困扰,进而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
【题目解析】
主题:“探索、发现与洞察力”,材料中三者之间相互制约,洞察力是指深入事物或问题的能力,要提升洞察力就需要拓宽视野,勇于观察、探索,善于发现问题,进而提升逻辑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即洞察力;只有具备洞察力才能抓准偶然的“发现”,进而苦心钻研,发现、创新,成就非凡,洞察力可以改变世界,帮我们解决很多困扰,进而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基于此,我们的文章可以从“勇于探索、发现,提升洞察力”改变世界的角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