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会计报表项目注释中披露的其他应收款的账龄结构如下: ( )
账 龄
2006年12月31日
2005年12月31日
金额(元)
比例(%)
金额(元)
比例(%)
1年以内
9 658 252.81
65.58
8 805 969.27
65.37
1—2年
2 548 613.02
17.31
3 027 082.47
22.46
2—3年
1 437 597.69
9.76
678 968.42
5.04
3—4年
942 223.05
6.40
789 630.42
5.86
4—5年
139 884.83
0.95
153 086.20
1.14
5年以上
16 906.00
0.13
合 计
14 726 571.40
100
13 471 642.78
100
【正确答案】 错误
【答案解析】[解析]:如果2006年度有其他应收款的增加情况,只会影响1年以内账龄的余额,所以 2006年末的余额无论为多少都是合理的,即2006年末的9 658 252.81元余额是合理的。由于2005年12月31 H的账龄在1年以内其他应收款到2006年12月31日就成了1—2年的其他应收款,目前不存在合并会计报表和重大重组行为,也就是说,超过1年以上的各账龄的其他应收款在2006年只会因为归还而减少,不会有超过1年以上各账龄的(合并的)其他应收款的增加,但账龄在增加了一年。所以 2005年末的账龄在1年以内余额8 805 969.27元减少到2006年末账龄在1—2年的余额2 548 613.02元是合理的,依此类推,2005年末的账龄在1—2年以内余额3 027 082.47元减少到2006年末账龄在2—3年的余额1 437 597.69元也是合理的;但2005年末的账龄在2—3年以内余额678 968.42元增加到2006年末账龄在3—4年的余额942 223.05元就不合理了。所以该其他应收款的披露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