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43.从生物学角度说明,为什么有些人对奖励敏感,而有些人对惩罚敏感?
【正确答案】1954年,美国生理心理学家奥尔兹和米尔纳的老鼠自我刺激实验发现了“奖励中枢”与“惩罚中枢”。
实验者在老鼠的下丘脑背部埋上电极,另一端与电源开关的杠杆相连。老鼠只要按压杠杆,电源即接通,埋有电极的脑部就会受到一个微弱的刺激。老鼠经过反复学习,逐渐形成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由于通过按压杠杆获得电流对脑的刺激,能引起快乐和满足,所以老鼠不断地按压杠杆,通过“自我刺激”来追求快乐。
埋藏电极的脑内部位不同,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行为结果:边缘系统中某些脑结构的刺激可引出阳性自我刺激行为,这种脑结构被称为“奖励中枢”;另外一些脑结构偶然受到电流刺激后,动物就逃离杠杆,避免再次受到刺激,这种脑结构被称为“惩罚中枢”。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对奖励敏感的人可能是脑内的“奖励中枢”先天比“惩罚中枢”发达,或者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师长对其强化类型以奖励为主,使他个人的“奖励中枢”比“惩罚中枢”成长迅速,所以他们对奖励比较敏感。对惩罚敏感的人原因可能是“惩罚中枢”比“奖励中枢”发达,以至于他们对惩罚敏感。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