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1)公共物品是指供整个社会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它是相对于私人物品的一个概念,对于公共物品来说,任何人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所可能得到的消费水平;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公共物品可以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两种。 (2)公共物品具有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四个特性: ①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指一产品为某人消费的同时,无法阻止别人也来消费这一物品。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②强制性。公共物品是自动地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你是否愿意。 ③无偿性。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来付价钱。 ④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为许多人所消费,增加一名消费者的消费边际成本为零,即一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可供别人消费的量。公共物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 (3)公共物品之所以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因为公共物品在生产上具有不可分性。如国防、警务等提供的服务,不可能像面包、衣服那样可分割为许多细小单位,而只能作为一个整体供全社会成员使用。当物品可像私人物品那样细分时,消费者就可按一定价格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一定数量独自享用,排斥他人分享。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物品的偏好程度可通过愿意支付的价格来表现,使自己的消费达到最大满足,从而市场价格可对资源配置起支配作用。公共物品由于不能细分,因而人们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能由市场价格来决定,价格机制无法将社会对公共物品的供需情况如实反映出来。这样,公共物品就只能由政府根据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来提供。如果要人们根据用价格所表现的偏好来生产这些物品,则谁都不愿意表露自己的偏好,只希望别人来生产这些物品,自己则坐享其成,这样,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了。因此,在公共物品的生产上,市场是失灵的。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