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给定材料七”中提到“比自由更重要的是宽容包容,比观点更重要的是议事规则,比愤怒更有力量的是公共理性”,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 4.1000~1200字。
【正确答案】
营造良好公共空间需用好自律与他律

“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这一著名论断,恰如其分的揭示了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公共空间里发生问题的本质。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可以生存的公共空间范围逐渐扩大,由现实世界到虚拟网络,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诸如地铁饮食问题、网络暴力问题等。
问题发生的根源在于人,在于个体的人无法应对群体的人。在公共空间中面对陌生人,应如何为之才是正确的、是我们所急需的、是可以推动整个社会向理性发展的?这离不开公众的宽容包容,更需要有明确公正的规则,最终形成公共理性以此对抗公共空间中的暴力与冲突。由此可见,要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就离不开自律与他律。
涵养公共意识,提升公共道德。毋庸置疑,愈发宽阔的公共空间正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娱乐场所。而参与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关乎整个公共空间秩序的稳定。事实表明,当前,人们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多数人会自觉遵守公共空间里的规则,而有些人会无视公共空间里的其他人,依然依循其在个人空间里的行为方式。正如那些在拥挤的地铁中饮食且不听劝阻的人们,还有自得其乐并多次发生冲突的广场舞者们。深层意识里,他们不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这足以暴露出目前我国民众公共意识的缺失。这需要政府部门积极作为,从多种宣传教育的方式入手,不断涵养群众的公共意识,使其在公共空间里能自觉遵守公共道德的约束。
完善法律法规,维护公共空间。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仅仅依靠公众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法律法规的硬性约束,是帮助公众养成自觉遵守公共道德约束的习惯非常必要的外部力量。特别是当一些行为已经影响到别人合法合理的需求,甚至严重伤害到无辜的生命,比如由于网络暴力导致花季少女走上绝路,对于这样的行为,仅仅用道德的力量来谴责肯定是有违人们心中对现代文明的期待的。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有较高的国人素质,固然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分不开,也与他们非常完善有效的法律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我国有必要加快立法步伐,进一步健全个人和群体在公共空间的行为准则,有效解决如广场舞噪音扰民、网络暴力失控等公共空间管理难题,提升公共空间整体质量。
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网络时代,微信微博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常见事务,人们暴露在公共空间的机会远远超出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与此相应的,只能是公共意识及公共道德的提升。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基本准则。当下,只有从自律与他律两个方面同时着手,才能推动公共空间朝着理性、和平的方向发展。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