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1913年,印度在政府注册的工厂有2744家,1922年时増加到4744家,民族资本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一战时期因而被印度企业家们称为创业的“黄金时代”。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的制糖业和水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水泥和糖不再依靠进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印度虽然还不是一个工业化国家,但已是一个拥有现代工业的国家。当时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要看钢产量和铁路里程,在这两项指标中,印度的钢产量名列世界第六,铁路里程6万多公里,远远高于当时的中国。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印度的三倍,铁路里程仅及印度的六分之一。法国统治下的越南和荷兰统治下的印尼在一战前后也出现了同样的发展势头。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期间,印度农产品的价格下降了一半以上。黄麻作为主要出口的农产品,因滞销而大量压在仓库,种植面积随之而缩减了30%-40%。从1931年9月1日到1934年8月11日,英国从印度运走了价值204450万卢比的黄金。危机期间,农民的收入比以前减少了半,债务增加了2-3倍。1929-1933年城乡失业者和半失业者达4000万人。1933年1月底,印度人经营的工矿企业共有353个,其中就有243家倒。

——吴于,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问题:

问答题 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度经济发展状况。
【正确答案】一战后,印度的近代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印度资本控制的比重也有了増长。印度资本不仅继续控制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等重要部门,还渗透到原来属于英国资本绝对控制的部门,如黄麻、采煤等,但是机器制造业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基本化学工业也没有得到发展。这种产业结构的不平衡状态決定了印度近代工业的基础相当薄弱,在技术、设备、重要工业原材料等方面对英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性很强。所以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英国压低农产品价格,导致印度农产品的价格下降了,种植面积缩减。并且,英国为转嫁危机,加大对殖民地的掠夺,从印度掠夺大量黄金,导致印度经济更加恶化,农民债务增加,城乡失业严重,大量工矿企业破产。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概述一战至二战前国际局势对印度的影响。
【正确答案】①一战期间,英国向印度民族资产阶级许诺战后允许其自治,取印度对一战的支持。同时,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控制放松,使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使民族民主运动的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

②一战结束后,凡尔赛与华盛顿体系形成,资本主义国际体系日趋稳固,英国继续掌握其殖民霸权。英国并未实现印度自治的言,反而颁布了《罗拉特法案》,继续保持特殊镇压权,激起了印度人民的强烈抗议,如甘地发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民族主义深入发展,印度人民开始以更激进手段追求独立。同时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对立的国际局势开始形成,共产主义思想传入印度,印度共产党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

③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英国转嫁危机,加大对印度的掠夺,加剧了印度民族矛盾。经危机使印度经济衰退,社会矛盾激化,印度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同时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使得部分激进人士向法西斯寻求援助,组织印度的法西斯团体。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