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河朔三镇(安西四镇,四镇之乱)

【正确答案】河朔三镇指的是成德、魏博、卢龙三镇。成德镇治恒州(今河北正定),自李宝臣任节度使时开始割据,占有恒、定、易、赵、深、冀等州(今河北中部和南部)。魏博镇治魏州(今河北大名东),自田承嗣任节度使时开始割据,占有魏、博、贝、相、澶、卫、沼等州(今河北、山东、河南交界地区)。卢龙镇治幽州(今北京),自李怀仙任节度使时开始割据,占有幽、涿、营、瀛、莫、平、蓟、妫、檀等州(今河北中北部及辽宁西部)。
三镇节度使均是安史降将,各拥强兵,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赋税不供中央。河朔三镇割据称雄,专横跋扈,公开与中央相对抗,被称为叛镇。
安西四镇是指龟兹、焉耆、于阒、疏勒四镇。唐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统领这四镇。四镇成为唐朝经营西域的军事基地,对西域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镇之乱是发生在德宗朝时的中央和藩镇之间的斗争。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袭位,遭到了唐德宗的反对。李惟岳便勾结魏博镇田悦(田承嗣之侄)、淄青镇李纳、山南东道(治湖北襄阳)节度使梁崇义共同起兵反抗中央,史称“四镇之乱”。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