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题 甲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目前,控股股东正对甲公司2017年度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6年末和2017年末资产负债表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17年末 2016年末 项目 2017年末 2016年末
货币资金 810 840 应付账款 2800 2300
应收票据 200 190 应付职工薪酬 80 50
应收账款 4000 4100 应交税费 180 300
其他应收款 760 630 其他应付款 190 210
存货 4600 5100 长期借款 5000 5000
固定资产 9200 8500 优先股 2400 2400
在建工程 4480 2700 普通股 10000 10000
      留存收益 3400 1800
合计 24050 22060 合计 24050 22060
(2)甲公司2017年度利润相关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17年度
管理费用 3200
其中:研究与开发费 600
财务费用 330
其中:利息支出 300
营业外收入 400
净利润 1760
    (3)甲公司2017年的营业外收入均为非经常性损益调整项。
    (4)甲公司长期借款还有3年到期,年利率6%;优先股24万股,每股面额100元,票面股息率为10%;普通股的β系数为1.5。
    (5)无风险报酬率为5%,市场组合的必要报酬率为11%,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问答题   以账面价值平均值为权数计算甲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假设各项长期资本的市场价值等于账面价值)。
【正确答案】

普通股权益资本成本=5%+1.5×(11%-5%)=14%

长期资本账面平均值

=(5000+5000)/2+(2400+2400)/2+[(10000+1800)+(10000+3400)]/2

=5000+2400+12600

=20000(万元)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6%×(1-25%)×(5000/20000)+10%×(2400/20000)+14%×(12600/20000)=11.15%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计算2017年甲公司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和简化的经济增加值。[注:平均资本成本率按要求上一小题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正确答案】

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损益调整项目×50%)×(1-所得税税率)=1760+(300+600-400×50%)×(1-25%)=2285(万元)

平均无息流动负债=[(2300+50+300+210)+(2800+80+180+190)]÷2=3055(万元)

平均在建工程=(2700+4480)÷2=3590(万元)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24050+22060)÷2-3055-3590=16410(万元)

2017年度的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2285-16410×11.15%=455.29(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回答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的优点和缺点。
【正确答案】

优点:经济增加值是最直接与股东财富创造相联系的财务指标,追求更高的经济增加值就是追求更高的股东价值;经济增加值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酬激励体制的框架。

缺点:不具有比较不同规模公司业绩的能力;经济增加值不能正确反映处于不同成长阶段公司的经营业绩;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对净收益的调整及资本成本的确定还存在许多争议。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