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如何理解在自动化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来源。

【正确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出现了生产机械化向生产自动化过渡的趋势。在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直接操纵机器的工人相对或绝对减少,甚至出现所谓“无人工厂”或“无人车间”,但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利润)却急剧增加。在这个背景下,一些人认为技术和科学变成独立的剩余价值的来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已经过时了。
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解决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问题。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观点,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资本家获得的巨额剩余价值或利润,仍然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1)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任何先进的机器设备作为固定资本,只能转移其价值,不能创造新价值。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才是创造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作为剩余价值生产的一个物质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或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但价值的来源仍然是工人的剩余劳动。
(2)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生产工人的概念扩大了,雇佣工人概念的外延扩大了。价值和剩余价值是由总体工人的劳动创造的。因为,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不仅是生产现场直接操纵自动化设备的普通工人,而且还包括间接参加生产的科技、研发、设计、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生产工人的概念日益扩大,他们共同组成马克思所说的“总体工人”,他们都参加了自动化生产过程,为资本家创造巨额的剩余价值。
(3)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雇佣工人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生产工人的劳动变得更加复杂。复杂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自动化生产条件下,科学研究、技术进步、设备开发、设备使用需要劳动者有更高的知识水平,需要经过长期的专门培训,属于复杂劳动,复杂劳动等同于倍加的简单劳动,从事复杂劳动的工人比从事简单劳动的工人能够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在技术水平较高的自动化生产中,虽然雇佣工人总人数相对或绝对减少,但是由于从事复杂劳动的工人在雇佣工人总数中所占比重增加,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同样会增加。
(4)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个别生产技术水平高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因为生产自动化代表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就大大低于社会价值,这样,资本家就可以获得较多的超额剩余价值。一旦全社会普遍使用自动化生产,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获得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因此,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家可以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获取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同过去机器的普遍使用一样,生产自动化也只能作为加强剩余价值剥削的手段,而剩余价值的根源仍是雇佣劳动者的劳动。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