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房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连梁,截面尺寸b×h=180mm×600mm,抗震等级二级,净距2.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钢筋等级HRB335,箍筋等级HPB235,as=
单选题
连梁上、下纵向受力钢筋对称布置
该连梁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200.0kN·m,试问:当连梁上、下纵向受力钢筋对称布置时,下列何项钢筋配置量为合适?
提示:混凝土截面受压区高度x<2

。
A.2

20 B.2

25 C.3

22 D.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查《混规》(GB 500lO—2010)表11.1.6,得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0.75。
根据《混规》第6.2.14条,钢筋面积[*]
根据《混规》第11.7.11条,纵向配筋率[*]。
查《混规》附表A.0.1,得选项A、B、C、D配置的钢筋量分别为628mm2、982mm2、1140mm2和1473mm2。
如果忘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0.75,直接使用《混规》第7.2.5条的公式,钢筋配置量[*],错选D。
(1)剪力墙连梁;(2)抗震等级二级,净距2.0m;(3)连梁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4)连梁上、下纵向受力钢筋对称布置。
[考点] (1)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查取;(2)抗震设计时,钢筋面积的计算;(3)最小配筋率。
单选题
连梁的箍筋配置
假定该梁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V
Gb=18kN,连梁左右端截面反、顺时针方向组合弯矩设计值

,试问:该连梁的箍筋配置,下列何项最为合适?
提示:(1)连梁跨高比大于2.5;(2)验算受剪截面条件式中,

;(3)假定纵筋为

22。
A.

6@100(双肢)
① B.

8@150(双肢)
C.

8@100(双肢) D.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因连梁跨高比大于2.5,根据《混规》(GB 50010—2010)第11.7.8条,
[*]
查《混规》表11.1.6,得承载力调整系数γRE=0.85
代入《混规》式(11.7.9-2),得
[*]
箍筋的最小直径为8mm,最大间距取[*]
(1)简支梁计算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VGb;(2)[*];(3)连梁的箍筋配置;(4)提示。
[考点] (1)连梁跨高比与Vb的计算;(2)承载力调整系数;(3)[*]的计算。
①根据《混规》(GB 50010—2010)箍筋采用HPB300进行计算。
单选题
关于结构规则性的判断或计算模型的选择
下列关于结构规则性的判断或计算模型的选择,何项不妥?
- A.当超过梁高的错层部分面积大于该楼层总面积的30%时,属于平面不规则
- B.顶层及其他楼层局部收进的水平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时,属于竖向不规则
- C.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层的80%时,属于竖向不规则
- D.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均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抗规》(GB 50011—20lO)第3.4.3条条文说明,当错层面积大于该楼层总面积的30%时,属于楼板局部不连续,选项A正确。根据《抗规》表3.4.3-2,选项B不正确。《抗规》规定是“除顶层外”,选项C正确。根据《抗规》第3.4.4条,选项D正确。
[考点] (1)结构不规则的判定;(2)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应采用的计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