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囚徒困境描述的是无法相互沟通的个人之间出于自身理性的考虑所进行的选择往往并不符合双方(或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这一两难处境。运用到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中,囚徒困境表明,尽管提供公共物品会给双方都带来更大的利益,但是理性的个人还是会选择不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既不具有排他性又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非排他性是指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享用,或者说不能有效阻止其他人随意享用。非竞争性是指当使用某种物品的消费者人数增加时,不会影响到原来的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消费。
(2)以下引用一个普遍被使用的,用来说明公共物品由私人提供会是一个“囚徒困境”的例子。假设同一楼层的住户甲和乙面临着是否出资安装防盗门的决策,安装成本为200元,两人从防盗门中得到的满足(安全)都是150元,若两人共同出资安装,则双方分摊成本,即各出100元;若只有一个人出资,则需独自出资100元。双方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