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物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度取得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2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8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12万元、营业外支出1万元、税金及附加25万元、管理费用30万元、财务费用5万元。2018年年初聘请某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发现如下问题:(1)该物业的保安和保洁人员均为劳务派遣人员,2017年直接支付给该劳务派遣企业20万元作为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务费,并计入该物业单位的工资薪金支出。(2)管理费用含业务招待费18万元,会议费2万元,符合规定的财产保险10万元。(3)财务费用5万元全部为银行手续费支出,且出具银行汇兑凭证,无发票。(4)计入成本、费用的实发工资220万元。拨缴职工工会经费15万元,发生职工福利费45万元、职工教育经费2万元。(5)固定资产台账注明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企业计提2017年折旧额为2.5万元,经事务所测算按照税法准则应计提折旧额3万元。(6)其他业务成本中企业为员工缴纳人身商业保险5万元,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租金7万元。(7)营业外支出中税务机关罚款1万元,并取得合法票据。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顺序计算回答问题,如有计算,需计算出合计数。
问答题
根据问题(1)说明账目处理错误之处并说明应该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分两种情况: ①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作为劳务费支出。 ②直接支付给员工个人的费用,应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费用,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所以20万元应该计入劳务费支出,不应该计入工资薪金支出。工资薪金支出中要扣除20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计算该企业2017年度的会计利润总额。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2017年度的会计利润总额=1000+20—800—12—1—25—30—5=147(万元)。 对于错入“工资薪金支出”的劳务费20万元,并不影响会计利润,所以不用调整。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计算管理费用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业务招待费×60%=18×60%=10.8(万元)。 收入×5‰=(1000+20)×5‰=5.1(万元)。 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限额=5.1(万元)。 业务招待费纳税调增=18—5.1=12.9(万元)。 会议费和符合规定的财产保险费是可以据实扣除的。 管理费用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2.9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计算财务费用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财务费用因无法出具发票,全额纳税调增5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计算三项经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工资薪金总额=220—20=200(万元)。 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限额=200×14%=28(万元)。 实际发生额=45(万元)。 职工福利费纳税调增额=45—28=17(万元)。 工会经费税前扣除限额=200×2%=4(万元)。 实际发生额=15(万元)。 工会经费纳税调增额=15—4=11(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200×2.5%=5(万元)。 实际发生额=2(万元),无须纳税调整。三项经费共需纳税调增=17+11=28(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固定资产折旧测算结果计算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固定资产会计折旧额小于税法折旧额无须纳税调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8条的规定,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长于税收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年度纳税申报时其会计折旧小于按税收规定最低年限计提的折旧,因其会计处理方面并未实际提取,因此不能做纳税调减处理。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计算其他业务成本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企业为员工缴纳人身商业保险不允许税前扣除,需要纳税调增5万元。 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不得税前扣除,需要纳税调增7万元。 其他业务成本需纳税调增=5+7=12(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计算营业外支出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企业支付的罚款不得税前扣除,需要纳税调增1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计算该企业2017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2017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147+12.9+5+28+12+1=205.9(万元)。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计算该企业2017年度的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2017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205.9×25%=51.48(万元)。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