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城市新区拟建一所学校,建设场地地势较低,自然地面绝对标高为3.000m,根据规划地面设计标高要求,整个建设场地需大面积填土2m。地基土层剖面如图所示,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下2m,填土的重度为18kN/m3,填土区域的平面尺寸远远大于地基压缩层厚度。
提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s取1.0。
单选题 假定,不进行地基处理,不考虑填土本身的压缩量。试问,由大面积填土引起的场地中心区域最终沉降量s(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取至中风化砂岩顶面。
  • A.150
  • B.220
  • C.260
  • D.35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根据《地规》第5.3.5条,P0=18×2=36kPa,ψs=1.0
[*]
单选题 在场地中心区域拟建一田径场,为减少大面积填土产生的地面沉降,在填土前采用水泥搅拌桩对地基进行处理。水泥搅拌桩桩径500mm,桩长13m,桩顶绝对标高为3.000m,等边三角形布置,搅拌桩的压缩模量Ep为100MPa。设计要求采取地基处理措施后,淤泥层在大面积填土作用下的最终压缩量能控制在30mm。试问,水泥搅拌桩的中心距(m)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理?
提示: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作答。
  • A.1.3
  • B.1.5
  • C.1.6
  • D.1.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根据《地规》第5.3.5条,P0=18×2=36kPa,ψs=1.0
加固处理后淤泥层在填土作用下的压缩量s=[*]×10=30mm,Esp=12MPa
根据《地处规》式(11.2.9-2):
Esp=mEp+(1-m)Es=m×100+(1-m)×2,m=10.2%

根据《地处规》式(7.2.8-2):
桩中心距=[*]
单选题 某5层教学楼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顶绝对标高3.000m,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按嵌岩桩设计。根据项目建设的总体部署,工程桩和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填土施工,桩基设计需考虑桩侧土的负摩阻力影响,中性点位于粉质黏土层,为安全计,取中风化砂岩顶面深度为中性点深度。假定,淤泥层的桩侧正摩阻力标准值为12kPa,负摩阻力系数为0.15。试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淤泥层的桩侧负摩阻力标准值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根据《桩规》第5.4.4条,
qnsini[*]=0.15×(18×2×18×2+[*]×(17-10)×10)=16.1kPa>12kPa
取12kPa,选B。
单选题 条件同上题,为安全计,取中风化砂岩顶面深度为中性点深度。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和地质报告对某柱下桩基进行设计,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结构柱作用于承台顶面中心的竖向力为5500kN,钻孔灌注桩直径800mm,经计算,考虑负摩阻力作用时,中性点以上土层由负摩阻引起的下拉荷载标准值为350kN,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取1.0。该工程对三根试桩进行了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见表。试问,不考虑承台及其上土的重量,根据计算和静载荷试验结果,该柱下基础的布桩数量(根)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理?
{{B}}表 三根试桩的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结果{{/B}}
编号 桩周土极限侧阻力/kN 嵌岩段总极限阻力/kN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kN
试桩1 1700 4800 6500
试桩2 1600 4600 6200
试桩3 1800 4900 6700
  • A.1
  • B.2
  • C.3
  • D.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根据《地规》附录Q.0.10第6款,假设该柱下桩数≤3,对桩数为三根及三根以下的柱下承台,取最小值作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考虑长期负摩阻力的影响,只考虑嵌岩段的总极限阻力即4600kN,中性点以下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300kN。
根据《桩规》第5.4.3条第2款及式(5.4.3-2),有:
5500≤(2300-350)×n,n≥2.8

取3根(与假设相符),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