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所谓法人治理结构,即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称,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在这种制度安排中,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任、奖惩以及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管理公司;监事会行使对企业经营的监督检查,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公司经营活动的民主管理。目前,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公司治理问题,许多国家把建立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作为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2)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改革企业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必须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处理好国家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关系;必须建立经营者的所有权制约机制;必须明确产权关系上的自负盈亏责任;必须在明晰企业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产权市场。
②改革企业组织制度
a.要改革政府管理职能和管理体制,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府可以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者,但不能再用行政管理的方法使国有企业运行行政化。
b.国有企业组织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公司制企业,为此,必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③加强和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a.要更新企业经营管理上旧的思想观念,确立以市场为中心和依托的现代化管理观念。
b.要实现管理组织现代化,建立市场适应性能力强的组织命令系统,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彻底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
c.要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开发机构和高效率的决策机构,加强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制定和实施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
d.要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包括用于决策与预测的、用于生产组织和计划的、用于技术和设计的现代管理方法,以及采取包括电子计算机在内的各种先进管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