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实行俸禄制。俸禄制就是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
(2)推行均田制。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3)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采纳大臣李冲的建议,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其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在实行三长制的同时,颁布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这一制度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