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题
某测绘单位承接区域交通挂图的编制任务,该区域位于中纬度地区,区域范围东西 向经差约 22°,南北向纬差约 16°。区域地表复杂,类型多样,山脉、河流、沼泽、 沙漠、绿洲等都有分布。 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旅游景点众多。2015 年以来,新修二级及以上公路通车里程 约 600km,新建铁路通车里程达 300km,矿产资源开发力度较大,边境口岸贸易活跃, 经济发展迅速。
1.收集到的资料
(1)2014 年底更新完成的 1:100 万区域全要素地形图(DLG)数据,该数据中居民 地,交通和旅游等要素内容详细,分级合理;
(2)2015 年底更新完成的 1:25 万本区域全要素地形图(DLG)数据;
(3)2016 年交通部门编制出版的 1:320 万《区域交通图》(对开幅面);
(4)2016 年旅游部门编制出版的 1:320 万《区域交通图》(对开幅面);
(5)2015 年 10 月成像的 15m 分辨率卫星图像;
(6)2016 年区域行政区划简册,包含市、县(区)和乡镇等;
(7)2016 年初出版的区域市县挂图系列(全开幅面)。
2.编制要求
(1)挂图幅面为双全开,比例尺 1:160 万;
(2)挂图内容以交通为主,兼顾行政区划,地名和旅游等其他地理要素;道路分 高速铁路、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及以下等 6 类表示;居民地按行政等 级分省级行政中心、地级行政中心、县级行政中心、乡镇及以下 4 级表示;旅游要素分 类分级表示:水系、沙漠、山脉和山峰等地理要素择要表示;
(3)挂图采用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地图投影;
(4)挂图的现势性截至 2015 年 12 月。
问题:
指出哪种素材最合适选为基本材料,简述其理由。
2014 年底更新完成的 1:100 万本区域全要素地形图(DLG)数据与新编制挂图 的比例尺最为接近,且要素齐全,居民地、交通和旅游等要素内容详细,分级合理,编 制成新挂图制图综合难度小,地图数据编辑工作量小,故新编制挂图的基本资料。
简述此挂图居民地、道路和旅游等三种要素的编绘作业步骤。
(1)用 15m 分辨率卫星影像对照 1:100 万地形图(DLG)寻找发现有变化的居 民地、道路和旅游等;
(2)用 1:25 万地形图(DLG)依据有变化的地方,更新 1:100 万地形图(DLG)居 民地、道路和旅游等要素数据;
(3)用 2016 年初出版的区域市县挂图系列再更新一次 1:100 万地形图(DLG)居 民地、道路和旅游等要素数据;
(4)利用 2016 年交通部门编制出版的 1:320 万《区域交通图》(对开幅面)作为 道路要素的更新参考数据,对道路要素,特别是新修二级及以上公路和新建铁路更新;
(5)利用 2016 年旅游部门编制出版的 1:320 万《区域旅游图》(对开幅面)作为 旅游要素的更新参考数据,对旅游要素更新;
(6)利用 2016 年区域行政区划简册,对变化的行政区划界线和变化的市、县(区) 和乡镇居民地等级和名称进行更新;
(7)地图缩编。对比例尺 1:100 万的地图进行缩编处理,制图综合,地图符号和 注记配置,得到 1:160 万挂图上居民地、道路和旅游等要素成果数据。
简述次挂图生产中道路的制图综合处理要点。
此挂图生产中道路的制图综合处理要点如下:
(1)高速铁路、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全部选取表示,对于这些道路的短 小岔道可以删除。县乡道及以下等 6 类表示道路,新修二级及以上公路和新建铁路也按 要求绘出。
(2)县乡道及以下等级道路,选取连贯性好的,能够构成道路网道路,删除连贯 性差、短小道路,居民地没有选取的道路删除,道路网发达地区这些道路少选,道路网 密度稀疏地区这些道路应适当多选。
(3)道路要素与其他要素发生矛盾时,按相接、相切和相离的关系进行处理。道 路要素间发生矛盾时,保持高等级别道路要素位置正确,对低等级要素采取移位或者删 除的方式处理。